临安地名文化故事系列——渡马桥
一个地名
或负载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或镌刻着一段不寻常的历史
或铭记着一位杰出的人物
或蕴含着某个时代的精髓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渡马桥的故事
青山的最东面有座渡马桥,渡马桥在今大园桥北100米,原青山轧钢厂西北。始建于宋代,为单孔石拱桥,跨寺前、横塘之水,水入苕溪。渡马桥是杭徽官道必经之地,为临安余杭之界桥。
相传小康王南逃,金兵紧追不舍,走投无路之际,竟有一匹神马渡其过江。赵构过了江进一小庙歇息,在庙门口发现一匹泥马,全身湿透,这才知道方才的神马原来是匹泥马。宋高宗在杭州建都,升杭州为临安府,此后便经常巡幸临安,并到洞霄宫避暑。而桥西不远的小山上有一座横山庙,庙前也塑有一匹泥马,引用“泥马渡康王”过江到临安的典故,于是此桥便取名为渡马桥。
渡马桥后来因当地土音而谐音杜坞桥,最后叫杜木桥,桥边有亭。清乾隆《临安县志》载:“杜坞桥,在县东十八里,余杭、临安以此桥分东西两界。”桥边之亭亦名杜坞亭。150多年后,到宣统《临安县志》中,则已注明杜坞桥即今杜木桥。

据记载,渡马桥曾多次重修,最后一次为抗战胜利后的民国三十六年(1947)。
抗日战争时期,余杭为日占沦陷区。为阻止日军汽车机械化部队的快速进攻,各地都把交通线上的桥梁挖断或炸毁,如鹤山乡杭徽公路上的牧家桥,当然也包括这杭徽官道上的余杭临安界上的渡马桥。
抗战胜利后,临安、於潜、昌化三县的县长相约去杭州开会,临安县县长杨维礼是骑马的,於潜、昌化两县的县长坐轿。骑马的先过去。昌化县长的前面那个轿夫不小心一个打滑,合扑在东面桥基坡上,昌化县长是个胖子,摔个狗啃泥,牙齿出血,全身污泥,腰扭伤,手掌跌破,十分狼狈,不得已返回青山油车头重新换洗并在青山诊治配药,杨维礼对前来送行的青山乡长凌天荣说,要他务必修复渡马桥。
当时恰巧有个青云桥贩茶叶笋干的商人黄樟成,从临安把茶叶笋干贩到余杭“过塘行”,老板是个余杭便衣队的地头蛇黄柏生,收了黄樟成的货,过了三天也不付货款。黄樟成讨不到货款,住在余杭客栈里开支也很大,不得已返回临安。另一个临安人也遇到同样情况,便结伴回来。在渡马桥边油车头一农家暂歇时说起此事,一肚子气愤,说:“如果能要回这笔货款,就在此修复杜木桥。”那农户说,那你去找青山乡长,说不定能要回货款修桥。于是青山乡长出面,去余杭跟那便衣说,这是修桥的善款,请他务必帮忙。那便衣给了个面子,说货款已经收回,当即便可拿去。最后黄樟成出1000斤粮食,另一人出500斤,其余由青山乡长补足,修复了渡马桥。
石拱桥的南侧环拱上刻着“渡马桥”,北侧环拱上写着“民国三十六年黄樟成重修”。

2010年
修胜联公路之初就已处在公路路基之下
2012年
青山湖科技城正式开通长西线笑岭隧道,支线从塘楼至青山02省道598公交站处连接杭昱一级公路。
来源:临安民政
-
钱塘江故事——诗里杭州作者:司马一民 诗与城”还有很多的内容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对于杭州,古诗词实在是一座“金矿”。
-
琴韵筝声——古琴卷
-
聆听钱塘江学术引领,多方聆听。钱塘江更加美好
-
红十字会”人间有爱“专题节目
-
生活放大镜《生活放大镜》 给耳朵一场有料的旅行
-
杭州市组织开展全国爱牙日系列宣传活动
-
从家族企业到全球布局,跨域“不可能”--王自亮《吉利传》分享会
-
致青春VOL03:奋斗中的‘Tony’老师
-
全科医生胡冰霜的医学手记6月22日下午,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后、四川大学心理学教授、华西医院精神科医生胡冰霜携新书《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来杭,做主题为“从史怀哲到艺术治疗”的新书分享会。分享会后,满怀仁心的资深医者胡冰霜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生死观。
-
心灵花园《心灵花园》是由杭州市上城区红十字会、浙江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行业协会和华语之声联合推出的一档关注当代人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的专题访谈节目,每期选取不同的热点话题,普及心理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