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一个改变,脂肪肝好转了!可惜很多人还不知道!

说到脂肪肝,就会想到大大的肚子,实际上,不胖的人也会有脂肪肝100个人中可能就有20~30个脂肪肝患者,调整饮食、坚持运动总觉得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或许,还可以试试这样做。
晚饭一个改变
脂肪肝好转了
2024年7月29日,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刊发在《细胞代谢》期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17点后到第二天上午7点不再吃任何东西,可改善脂肪肝。这种改善与肠道中瘤胃球菌有关。
研究招募了19名脂肪肝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饮食方案:
参与者每天早上7点到17点之间,只有这10个小时内可以吃东西;从17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不再吃任何东西。
研究发现,4周后这样的饮食调整改善了参与者的肝损指标,更改善了脂肪肝。比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降低了,肝脏脂肪变性指数(HSI)、甘油三酯(TG)水平、体重指数(BMI)也降低了。
因此,条件允许可以把吃饭时间控制在17点前。对上班族来说,晚餐时间也尽量早一点,或许对身体代谢更有益处。
晚餐经常吃太晚
对身体的伤害不止一点点
如果总是习惯晚餐吃太晚,或者吃夜宵,或者晚餐不规律,或许该关注一下身体变化,因为晚餐经常吃太晚,伤害不止一点点。
1、不知不觉变胖
如果你不知不觉变胖了,或许需要关注下晚餐情况。晚餐食用过饱,加之夜间运动量少,导致人体消化吸收不完全,代谢产生能量过度,也会增加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风险。
2、血压可能变高
2019年刊发在美国《循环》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晚上8点以后吃得较多的女士,舒张压显著升高。研究者提醒,晚餐需要早点儿吃,而且晚餐在全天摄入食物热量中所占的比例应减少,这样才能降低心脏病发生风险。
3、容易影响睡眠
晚餐吃太晚或者吃夜宵的人,大多数都是习惯晚睡的人。此外,刚吃完就睡觉,肠胃被迫“加班”,还会影响睡眠质量。
4、心情容易不好
不少人因为工作原因,晚餐会拖到很晚。经常不按时吃晚饭,难免会产生饥饿感,导致心情容易有一些不愉悦,如果这样的状态持续时间久了,会出现体力不支以及精神不振等问题。
5、肠胃会不舒服
很多人晚上九、十点钟才会再吃饭,因为晚饭吃得晚,吃过饭以后马上就休息,导致食物在身体内消化得不够充分,这一类人很容易得胃炎、溃疡病这样的疾病。
6、血糖可能不好
一顿适时、适量且营养均衡的晚餐,能够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夜间细胞修复与激素调节,同时也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而无论是过早还是过晚进食,都会打破营养吸收的平衡,长期如此,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就可能会出现异常,从而提升糖尿病的患病几率。
晚饭早点吃
确实对健康更有好处
许多人因工作、运动等各种原因选择提前或推迟晚餐时间,甚至不吃晚餐。然而,专家表示,作为一天中的最后一餐,晚餐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晚餐的最佳进食时间为17点至19点之间。这一时间段既保证了与午餐的合理间隔(约6小时),也为晚餐后的消化和夜间休息预留了充足的时间(至少睡前4小时不再进食)。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在20点之后避免进食,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代谢晚餐的摄入。当然,每个人的生活规律不同,所在的地区不同,但是建议晚餐最晚在睡前4小时左右食用,这样对身体健康是比较有利的。
如果你平时晚餐吃太晚,可以稍微提前一点。有研究曾发现,同样是在8小时内进食,较晚进食(三餐时间分别为13点、17点、21点)与较早进食(三餐时间分别为9点、13点、17点)相比更易诱发肥胖。
此外,2023年《自然通讯》刊发的一项研究也发现,晚餐每延迟1小时,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8%。具体来说,与20点前吃晚餐者相比,21点后吃晚餐者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8%!对比之下,早上8点之前吃完早饭和晚上8点之前吃完晚饭,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相反,习惯在早上9点之后吃早饭和晚上9点之后吃最后一餐与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尤其是在女性中。
-
端午节由来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由来有以下说法,一,纪念屈原。二,纪念吴国大将吴子胥。三,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的法定节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的节日。 端午节两个标志性的习俗。扒龙舟和食粽,考证认为,先民,每年端午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以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还有在水中作竞渡龙神,也给自己 -
广播剧《共富路·巾帼行》丨2022年度杭州市文艺精品工程扶持项目在创新创业 谋发展的这条道路上,周颖和潘秋梅常常被质疑,也遇到 重重阻碍,身为新时代女性的她们突破种种束缚,一路披 荆斩棘,坚守初心,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奋勇前行,如 今不仅自己的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引领着身边的 人渐入佳境,更是带动了家乡特色产业的发展,成就了更 多农民兄弟的共富梦。 -
董培伦爱情诗集著名爱情诗人董培伦,笔名董特,生于山东省诸城市。系世界华文爱情诗学会会长、《伊甸园》诗刊创刊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客座教授、西子湖诗社社长、《湖畔诗刊》主编。著有诗集《沉默的约会》《董培伦爱情诗选》《太空之吻—柯平选评董培伦爱情诗58首》《蓝色恋歌十四行》《春天的来客》《西子湖恋歌》等13部,另有散文集《此曲只应天上有》、评论集《诗意揭秘》等多部。并与诗论家骆寒超教授主编了《20 世纪华文爱情诗大典》《新诗百年.爱情诗选粹》。母校诸城一中,先后为他建立了《董培伦情诗艺术馆》《董培伦爱情诗研究会》。2017年获得“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实力诗人”称号。2021年11月,第21届国际华文诗人笔会授予他“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同年12月荣获2021年第二届(香港)紫荆花诗歌贡献。2022年10月,故里诸城市董家崖头村为他建立了《董培伦爱情诗艺术馆》。在他创作的近1500首诗歌作品中,爱情诗就有500余首。得到全国30多位著名诗评家的赞扬和肯定。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给他的条幅,称他是:西湖大情人;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给他的爱情诗题词说:培伦先生,情人老去,而爱不朽。诗人老去,而诗年轻。 -
健康研究所 -
红十字会”人间有爱“专题节目 -
《致青春》VOL2:新锐作家溺紫的肆意青春 -
穿越回南宋的N个理由 -
致青春VOL03:奋斗中的‘Tony’老师 -
从家族企业到全球布局,跨域“不可能”--王自亮《吉利传》分享会 -
《致青春》VOL04——郭榕:她用行动关爱少年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