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谈霍克思英译《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文澜讲坛
【内容简介】
1951年,霍克斯回国后,开始了新的研究工作。1959年,36岁的霍克斯发表了《楚辞》英文版,同一年,他成为牛津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中国同事吴世昌的鼓励下,霍克斯着手准备《红楼梦》的翻译工作,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红楼梦》,在英语世界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英文译本,有的只是节选本,而且,大量的翻译错误充斥其间,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把林黛玉的人名,翻译为“Black Jade”(黑色的玉--黛玉的直译),吴世昌发现了这个错误,加以严厉的批评,在他的影响下,霍克斯的翻译便用了正确的翻译人名“Lin Daiyu”。霍克斯和吴世昌先生成为一生的挚友。 在1970年,霍克斯抓住了和企鹅出版社合作的机会,全面启动了《红楼梦》120回的全本翻译工作,这时,他面临一个抉择:极其巨大的翻译工作量,日常的教学工作。霍克斯知道,他翻译《红楼梦》,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因为西方世界还没有一个全本120回的英文《红楼梦》。他最后做出了艰难的抉择,辞去牛津大学中文系主任的教职,全心投入《红楼梦》翻译,这在国际汉学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还没有一位汉学家,是为了翻译中国文化而辞职回家。 霍克斯用了10年的时间,翻译了前80回,分别在1973、1977、1980年出版了英文版《红楼梦》分册,最后四十回,由霍克斯的女婿汉学家闵福德完成。由此,西方世界第一部全本120回的《红楼梦》便诞生了。 霍克斯的《红楼梦》英文版,至今在西方世界拥有独一无二的经典地位,20世纪80年代四卷本《红楼梦》英译全本出现之后,20多年内,还没有一部《红楼梦》新的英译本出现。英国翻译家戴乃迭和杨宪益合作翻译的《红楼梦》,在中国内地拥有影响力;而霍克斯版,则在西方世界一领风骚。
节目(3)
-
我和《红楼梦》英译本的那些事16522020-11-24
-
霍译《红楼梦》八大艺术特色15342020-11-24
-
霍译《红楼梦》其他译例赏析14892020-11-24
-
福尔摩斯探案故事:我们一想起侦探,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夏洛克·福尔摩斯。甚至在距离关于他的第一个故事已一百多年的今天,他仍然是我们心中最伟大的侦探。游客们仍然会到伦敦的贝克街去看他的公寓。有很多关于他的电影和图片——我们都知道他的样子,知道他穿什么衣服。 但是他从来就没存在过。他的故事仅仅是故事而已,那么我们为什么记住他了呢? 因为他喜欢抓罪犯。夏洛克·福尔摩斯追踪罪犯就像猎人追踪狐狸一样。他像猎犬和警犬一样,鼻子贴在地上——追踪罪犯到世界的尽头。罪犯可能试图藏匿——但只要夏洛克·福尔摩斯开始追踪,我们就知道他终会成功。
-
王小青诗集王小青,致公党党员。现为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温州市外语协会会员。著有诗集《梳读心园》《年华独舞》及合集《诗意人生》,散文集《过尽千帆》。其报告文学、评论、歌曲等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星河》《江南诗》《浙江诗人》等报刊,并在人民网、凤凰网、华语之声等主流媒体平台传播,多次荣获各类奖项,有组诗入选“学习强国”。
-
迎亚运·学英语
-
健康有道特别节目—-揭秘中国式亲子关系
-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端午安康
-
全科医生胡冰霜的医学手记6月22日下午,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后、四川大学心理学教授、华西医院精神科医生胡冰霜携新书《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来杭,做主题为“从史怀哲到艺术治疗”的新书分享会。分享会后,满怀仁心的资深医者胡冰霜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生死观。
-
生活放大镜《生活放大镜》 给耳朵一场有料的旅行
-
赵玉泓作品作者简介:赵玉泓,笔名中国泓。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浙江省作协会员。喜欢码字画画,痴迷诗和远方。有部分诗作入选纸质刊物和虚拟平台。
-
杭州中秋祝福
推荐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