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量:13221
2022-06-14
主持人罗兰: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在这30多年当中,其实我们从尽管怀孕的可能性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其实有一个人类的一些成长的一个过程,他其实还是遵循有机可循的,就好比说从0到3岁的婴幼儿期,到儿童期到成年,到生儿育女对吧?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有一句话,有些人可能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遇到各种问题,好比说经济上的困顿,有些生活在一些战争的国度,有些面对的是遗传和环境的困难,疾病等等,有些人也面临着离婚,但是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就是我们的一个终极的就是成长的一个轨迹是不变的。我们上一期是讲的关于家庭教育对我们人的一个影响,我们从今天开始的就讲从0到3岁开始来讲一个系列的话题,今天在这个话题之前,我邀请了我的好朋友就金玲,他也是一个媒体人,而且是一个15岁男孩的妈妈,还有我们的朱志昊老师,也是我们上一次的嘉宾。今天在这两位嘉宾到来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我们今天的一个课题,讨论关于0到3岁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两位嘉宾好。
金玲:罗老师您好。那么说到0到3岁,我们说中国有一句老话叫三岁看到老,其实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所以有的时候自从这两年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看了很多的育儿书之后,发现这个0到3岁以及6岁12岁,他的重要性其实是可能逐渐的递减,也就是说0到3岁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我就回想比如说自己在孩子0到3岁的时候,其实有很多地方都做错了,现在想起来也非常的懊悔。我觉得像现在的比如说爸爸妈妈可能正处在备孕阶段,或者说孩子刚好在这个时间段,我觉得如果能够获取到这些信息的话是非常的幸运。所以我们也是带着一种遗憾,我觉得不要让后面的新爸爸新妈妈有一些遗憾。
主持人罗兰 :金玲你说的特别好,但是人生没有遗憾,也是不完美的,就是说其实人生就是一个遗憾的过程,其实你刚才一个提议很好,让现在的新爸爸新妈妈更能够有的放矢的来育儿。其实在0到3岁的过程当中,我相信我们朱老师肯定是有话讲的。
朱志昊:对刚才罗老师说的太好了,是的。如果我们在能够认真的去探讨有钱人的经验,我们去有一些客观的例子去展示给这些新爸爸新妈妈面前的话,可能他们在养育的过程当中会避免尽可能去避免一些坑。我说在从心理学角度说话,我们说0到3岁在生命当中的头,这1000天大脑的发展会为终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包括在孕期的时间,母亲的状态,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人生特质,并且为他的人生,也就是说他的人生的底色从这个时候就开始扑救了。那么前0到3岁的孩子在前语言期的时候,虽然很多的时候我们说还不会说话,但是它捕捉情绪情感的这种能力已经是具备的,所以有的我们大部分人可能在成年之后,会不会再想起我们在幼儿婴幼儿时期的记忆,但是情绪会伴随我们一生,所以现在有一句话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来疗愈。
主持人罗兰:幸福的童年。
朱志昊:疗愈他疗愈一生,而不幸的人可能会用一生来聊来疗愈他的童年。说的可能就是这么个意思。
主持人罗兰:对你在这个当中讲,其实我以前记得我们有一个案例,这个案例1个女孩子他其实在婴幼儿的阶段就24个月的时候,他遭遇过车祸,但遭遇车祸以后他就没办法就是在他后来的人生当中去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但是后来他是经过动力心理学里面的一个老师在跟他做催眠的过程当中,发觉就是经理对他的影响,其实我们可想而知,刚才朱老师讲的在0到3岁的过程当中,他已经发展起来,就是一些心理情感等等极度渴望的一种需求。但有一点其实我认为就是说除了人是哺乳性动物,首先除了人之外的其他的哺乳性动物,你看大象他生下来他就可以立地包括一些,但是除了人他最需要就是一个照料者,如果没有一个照料者,这个人他其实就很难以存活,这个也可以显示人类对情感的需求的重要性。
金玲:对吧?对他需要的监护人,其实他比一般的这种哺乳动物更需要。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刚才朱老师讲到的,就是母亲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的情绪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说在特别是0到3岁阶段的孩子,如果一个母亲情绪稳定,如果一个父亲有责任心,其实我觉得这两个是重中之重了。
主持人罗兰:对你金玲说的特别好。其实但是很多时候你看我们现在的产后抑郁,也是很多母亲有的,对吧?有些母亲甚至在产后抑郁当中去结束自己生命的也有这个比例。其实在很多人就会奇怪,为什么以前我们的爸爸妈妈就是生了那么多孩子,他们没有产后抑郁,而现在的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后抑郁的频率就这么高发。在这个当中我想问问就是两位,你们怎么来看待这件事情嗯?
朱志昊:其实现在我们说在这个呃,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可能很多的时候,不同时代面对的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我们的可能在10年前20年前呃那个的时候可能大家还不知道,可以再通过手机去买车票、买东西购物这样的方式。那么现在可以看到就是说信息是属于一个爆炸的时代,所以当当我们在信息泛滥的时候,很多的人的注意力就它会分散,那么这个分散它会分散到一些可能跟自己无关的,甚至是一些社会事件上面的东西,这个会引起一些情绪上的一种我们说叫感染情绪上的感染。所有的你就像那,早年我们说过去为什么会养那么多孩子也没事,因为其实那个时候注意力还是非常的能够集中在自己的养育的过程当中和孩子的这种情感的沟通上面。但是现在我们会发现还是信息的这种泛滥啊,会造成人的这种思维的我们说多维化发展,但是多维化它有一个反面的不好处,就是你可能会受到这种相关的一些负面信息的感染。在我们说从社会学角度上,它会有这样的一个因素。
金玲:朱老师是认为信息的一种污染的那种污染,我的猜测是我觉得我们的父辈他们可能就说关注力在很多的那么多孩子,然后都在忙一些家务事,或者是自己的工作,或者是田间地头,他忙起来以后他他大脑可能就不会胡思乱想了。我可能说的通俗一些,因为我们为什么看那么多信息,你看我们现在刷抖音也好,看手机其实不就是胡思乱想就是闲的,然后看那些信息其实你看完了其实也看了个寂寞,但是他们可能就是在实打实的在做一些事事事务性的事儿,所以他也就没精力来胡思乱想了。那么我觉得这可能是不是也是导致产后抑郁,现在这个量的增加的有关。
主持人罗兰:你们两位都说的好,其实我想补充一点,我觉得人还是一个受爱心暗示性的动物。其实有些你就像我们在信息爆炸的东东西,你就让很多人在受暗示性当中,他会觉得我有这些症状,他其实有时候是泛化他的症状的,在放话当中他就会为自己贴标签,然后他就会产生一些胡思乱想,对胡思乱想,一胡思乱想,然后就在在疾病乱投医,在一难难投医的过程,他就觉得我就是这样子的。所以其实在这个当中,我们就说我们现在的小朋友就是0到3岁,你像我们小区里面,我搬到我们小区已经5年了,我看到有些刚来的时候还是大肚子,现在小孩子都可以上幼儿园了,在电梯里面看,但是你能看到电梯里面小孩子上早上去上学的时候,各型各态的家庭对孩子的养育就完全不一样。其实就像我们刚才说0到3岁,他其实是一个刚才朱老师说的是一个人的思维,包括他的脑神经的一个发展期,发展期其实它是决定了它80%的脑容量的一个扩充。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想问一下,其实我们的家长该如何在这个当中去给孩子填补,就是让他的脑袋就是更大的去产生脑神经的一个连接,让他既变得聪明,又能够让他的情绪相对稳定。因为孩子的情绪不稳定,其实未来会导致他很多生活当中的一些困难的。
金玲:特别是在这个年龄他也没有办法来表达情绪。
朱志昊:这个其实在我们心理学上其实做过很多的实验,在婴儿尤其是他不能说话,不能进行有效表达的时候,我们其实做过很多的一些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实验,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孩子他其实早期的人生底子,包括他未来会如何发展,我们追溯他的童年时就会发现孩子早期,他和养育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有意思,比如说有的孩子他饿了之后他会哭,哭的时候,养育者是否是能够及时回应,有的可能是不理置之不理的,还有一些养育者可能是兴致来了,然后特别的当宝贝一样爱护,但是兴致不好的时候又不想去理这个孩子。对于这个孩子,对于早期认识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的相处模式,奠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底色模式。
主持人罗兰:你这样说,其实我就发觉我在工作当中我遇了一些案例,他们非常重要的就是他们有相似之处,讲到他们的童年的时候,特别是0到3岁的时候,0到3岁,尤其刚才金玲所说的跟母亲的关系,好多母亲就是他的情感不是那么充沛,而且有些母亲他的情感也不是那么丰富。当遇到就像朱老师说当孩子哭的时候,他其实是一个很厌烦的状态的时候,他会觉得这个孩子给我带来的是一个麻烦,当他有麻烦的信念的时候,他是把孩子推到一边去的,推到一边,其实后面他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可能后续也有对孩子去进行一些爱的弥补,但是底色就已经奠定了这样子的孩子,我们后来发觉在他们的人格发展当中,他们是极度自卑的,自卑就影响到他们未来在工作生活当中就非常处处要去找到认同感,认同感其实是一个很夸大的一种认同,就是一旦没有得到认同,他们带来的痛苦是我们常人难以理解,就觉得就你需要那么认同吗?但是对于他们来说,那个内心里面其实就留下了一个阴影。
朱志昊:这个是一种比较我们形容为叫一种比较低的这种自卑感,也叫低自尊感,其实就是和早年的我们说的一个专业术语叫做依恋关系。第一个你的最早的养育者应该就是和母亲之间的关系特别的相关,就是说我们最简单的就是他饿的部分的回应,他哭了之后是哪种回应,这对他早期的人生的这种和对世界的认识。它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主持人罗兰:现在有一个问题,我就代表很多的家长年轻的妈妈们问,因为有些妈妈他们生完孩子他们要去工作,好比说孩子产假4个月结束了,他要去工作,他要把这个孩子可能是交给保姆,可能最好的状态是他交给自己的妈妈和婆婆来带孩子,他白天可能就去上班去了,到了晚上回来他可能才能看到孩子。他跟孩子相处的时间是非常短和少的,这样的话会不会其实对我们的孩子也有影响?
金玲:对,我觉得这肯定会有影响,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说比如说你的隔代,你奶奶外婆跟他相处的时间是很长,或者说阿姨保姆相处的时间很长,多多少少肯定就会受他们的一些影响,那么而且还在于妈妈就是说他在工作的时候他的心情怎么样,包括他回来以后他的心情怎么样,他觉得我已经累了一天了,我就看到你还要哭闹我都好烦。然后还有一个就是这个爸爸表面上看起来可能不参与孩子的直接的抚养,但是他会不会为妻子为孩子的母亲来注入一些能量,比如说他是很负责任的,他是很体贴的,那么妈妈可能心情又会温和一些,爸爸其实也在那里起到一个间接的作用。
主持人罗兰:说的特别好,关于其实家庭教育里面的夫妻关系,其实一个母亲她很需要一个背后的支持者,而这个支持者不仅来自于她的长辈,就是她的父母和她的公公婆婆,帮她来带领孩子,更在于她的一个夫妻关系里面的就是她先生的支持对吧?可能就是孩子在很小时候爸爸是插不了手的,但我在这里问朱老师,你也是父亲,我不知道你儿子在0到3岁时候你是怎么养育的,你是怎么参与的,
朱志昊:可能跟我的工作有关系,因为我之前是在学校工作,接触的孩子也比较多。然后我是29岁我的儿子出生,然后我是当时时间上比较充裕,是他从孕期开始我是陪伴在身边,然后到孩子出生。从出生之后,我在育婴室学着给孩子去洗洗做抚触的练习,这基本上应该是从一周之后就开始给孩子做辅助的,洗澡给他做按摩婴儿按摩这样子,然后陪伴他的成长,基本上是全程陪伴。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不是说都是一帆风顺的。过程当中,我会发现也有很多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我的妻子在这个过程当,因为他是外婆外公过来照顾,我们之间有一些生活习惯的不同,也会产生一些小的分歧等等的。但是这个孩子会很敏感,然后妻子在哺乳期的时候,有的时候也会出现情绪低落等等,这些情况也比较非常明显。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又回到家庭教育这个部分,我就会发现其实这个时候确实是夫妻之间的关系,是家庭现在这个家庭哪怕是你的祖父母过来来一块去养育这个孩子,但是你的家庭当中自己的小夫妻的关系是特别重要,在那个时候我会陪伴我的爱人可能会做一些这种心理上的一种调节调节,会出去走一走出去散散步,会进行一些交流,去聊聊自己的心事这些方面等等的这些方式。那么这个过程当中尽可能多的还是孩子由自己就陪在自己身边,更多的是虽然辛苦一些。那么现在看起来我们这个小家伙,我儿子相对来说安全感是比较足的一个安全感,就是它会比较去他今年12岁,他愿意到外界之后他愿意去探索,然后他再到了外面,尤其是我们不在身边的时候,他有的时候会自己主动去社交,交一些朋友,然后比如说滑板这种一具有极限运动这种挑战性的运动,他也会去探索。所以我觉得这个是可能每个家庭都不一样,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关系,关系大于一切。
主持人罗兰:你说到一个点上了,我觉得你看朱老师他很有意思的去陪伴他的妻子,所以说你看他孩子的安全感就非常高,对吧?我为什么突然有一种感悟,我出生的时候我爸爸相对他时间更充裕一点,他陪伴就是我的童年的时间更多一点,我家里胆子最大的孩子,我姐姐他们就不一样,因为我姐姐他们出生的时候,我爸爸相对工作是最忙的时候,所以说那个时候我爸爸几乎是没有抱过我姐姐,他们我姐姐他们回忆没有得到爸爸的就是拥抱过,抚摸过等等这些,所以他们一直都觉得爸爸就没那么我父亲没那么爱他们,其实可能他们只是没有感受到爱,所以说我的胆子就大,我对很多的新生事物的那种尝试感,可能就是来自于父亲的在婴幼儿时期的早年的感觉,对。所以你这样讲,我觉得这个是有一定理论的。
金玲:有迹可循,有的时候我们也会根据自己获得孩子长大以后的一些蛛丝马迹来回再来回顾以前哪些方面是做对的,哪些方面是做错了。
主持人罗兰:所以说现在我觉得就像别人说一胎一般是看着书养,二胎是当猪养,其实一胎当看着书养,其实在这个当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们第一次做父母,其实我们孩子很多的时候,我们没有这种就是经验,经验就是理论它毕竟是一个理论,所以说我记得我当时养我女儿的时候,我就是拽着书养的,包括怎么折叠料片,什么时间吃奶等等,完全是按照书本的流程一步步走。说可能当我女儿就是饿得哭得不行的时候,我们也没觉得应该要给他吃,我们还是按照这个书的参考来。所以说在这个当中你看他其实是有大同小异的,很多时候我在这里为什么讲了这个点,其实每个人他来自于他的原生家庭不同,当你真的按照书来养的时候,可能就是太机械化了,因为每个生命它有不同的一个个性,个性的出身,他也决定了一个孩子的他的不一样对。
朱志昊:天生基因不一样。
主持人罗兰:对有些孩子他生来他就不好哭,有些孩子他可能生长他就特别哭得很响亮,对吧?在这个当中其实我们很多父母有些孩子很好养,有些孩子不好养。
朱志昊:对异养型的难养型的。
主持人罗兰:是不是跟出生其实也有关系?
朱志昊:对有一个实验,这不是一个实验,这是一个亲身的经历。曾经我们在医院的时候,当时在进进产房育婴室两出生两天的小朋友,你会发现小朋友有的小孩他就哭得很厉害,有的小朋友是哼哼唧唧哼哼唧唧哼唧半天然后才哭,你看他们都饿了,但是他们的反应的模式都不太一样。
主持人罗兰:你说到这里我女儿可以哭4个小时不歇气,我们都以为他生病了,把他带到医院去检查,医生一看什么都是完好的,他只是想要哭而已。
金玲:他在练肺活量。
主持人罗兰:对是的,所以说后来他医生后来他在他的成年以后,他学残疾人家就觉得他的肺活量是天生的,这个里面他其实在发泄一种情绪,对不对?
朱志昊:对,可能跟婴儿就是我们人类早期刚出生的时候,它和这个世界是共唯一共融为一体的,这种感觉应该是有关系,他就觉得我的哪不舒服了,我必须要得到回应,他觉得这个是可能跟这个也有关系,我必须要得到马上得到回应,因为它是全能的一个婴儿,所以应该是他的哭闹各方面可能还是跟他的需求或者得需要得到回应还是有一定的关系。
主持人罗兰:对他我就回忆一个东西,因为他出生7天回来的时候,我们给他盖上小被子,他可以一脚两脚三脚就把这个被子蹬开,而且是冬天3月份它完全的不需要他要自由,那个是一个天天然的个性,我要自由,我不想要被束缚。所以在这个当中我就在想在我们0岁到1岁的过程当中,这个时候孩子因为他没有言语,他也不能爬,他也就是很多时候他完全需要有一个照料者,对吧?这个照料者对这样一个孩子他产生一生的影响,是不是?在这个当中我们两位嘉宾我们讨论一下,探讨一下,这样的照料者他怎么样来去做,才是对孩子是一个最好的照料。
金玲:其实就像刚才你所说的,回想当年自己的孩子0到3岁的时候,可能你所看过的书,你写过的笔记,你写过的他要吃多少毫升的奶,然后辅食要怎么做,可能更多的精力是放在这些细小的上面,但是我现在回过头去看,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当时你是不是一个快乐的状态,当时你是不是一种很开心的状态?我觉得可能更加重要的应该是情绪。
主持人罗兰:金玲说的特别好,我觉得真的特别好,也许现在你这1个就提示了我的有机可循,可能我女儿的哭4个小时,可能是我因为我不会做吃的,可能我在做的时候我一点都不开心,可能他就能感知到我的那份不开心,对不对?而且因为我完全束手无策,我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够让他满足到他。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我完全没有心理准备怎么去当一个母亲,所以心理建设我觉得可能是在孕期的时候,就开始要一天一天的去见你。
朱志昊:可能理解我听您这样讲,可能对当时自己不能够手足无措的或者是得不到帮助的自己感到生气或者是有一种情绪,对做父母尤其作为养育者来说,情绪的稳定是第一要务。情绪的稳定,我可能情绪的稳定我可能会形容为就是说我们叫做情商能力,就是你自己对于自己的情绪的控制和觉知的能力,这个是特别重要,就是说我们也不是说要特别高兴,也不能过于悲伤。你们提刚才罗老师讲到了,有一些现在很多的职业的职场的女性新妈妈,他们可能还要工作,要从单位回来,忙碌一天4个月,产假结束之后可能还要去工作,然后带可能一天下来还要带着1个疲惫的身体,还有一个一些情绪要回到家里面,这个部分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很大的课题,所以现在我们会早期的就在于在备孕阶段,我们很多的工作心理工作就已经介入到这个部分,就是如何去面对你的家庭里面有一个新成员或者两位新成员之后,你的早期的养育者的角色的认同,你相当于你要做一个提前的预备的工作。
主持人罗兰:说的真好,你这样说我其实就意识到在我们90年代的时候,而且我又在外资企业工作,我是早上6:00就出门,我晚上基本上是披星斩月的,就是七八点钟才到家,在这个当中本身工作压力很大,而且你突然你就变成一个母亲,其实你内心里面你在外面也就是这么久,而且你的奶水又胀得很痛,而且你回来你想要去跟孩子,有时候孩子这个时候他不吃。而且其实这个里面一个很多的东西,它不是那么协调的情况下,你作为一个人你的的确是很难免你会沮丧沮丧,其实对自己自己这种无力感的那种愤怒,说两句话其实是对自己我我怎么能够帮到我自己的孩子,当你作为母亲,因为他在你生命当中孕育的那几个月的时候,你跟他已经产生了很深的年纪,可是你又该你帮到他你帮不到的时候,那个情绪其实我觉得现在很多的年轻的父母,我觉得他们应该在这个阶段要寻求来帮助,他们要有意识的来寻求帮助,我们那个年代是没有这一块就是心理发展的这么成熟的,对不对?我觉得我们今天在这里可以提醒这样子的一些父母,就是当你们也遇到像我这样的情况的时候,你们一定要求助于专业人士,然后对你们的进行干预,对不对?这个才避免你们对自我的伤害和对孩子的伤害。落下将来孩子在未来的成长过程当中,他的童年的不幸。
朱志昊:现在的方式有很多,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方式就是月子中心,我觉得他们是月子中心。虽然可能听说收费是很高,但是我身边有一些老师他就这样子度过,他产期感觉反馈还是挺好的,但当然需要一定经济实力。比如说通过还有一些方式,比如说临时就是我们雇终点的保姆阿姨过来来协助一下,当然有父母来陪伴也是可以的,还有雇有经验的保姆阿姨过来来搭一把手也是不错的,啊那当然也要筛选一个各方面性格,我当然也刚才说到的情绪稳定的这样的阿姨,当然是要找要筛选这个部分。
主持人罗兰:但你现在你看我以前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他们很多的因为年轻的爸爸妈妈都要工作,生完孩子以后他们可能会从老家,因为他们不是本地人,他们会从老家可能把自己的爸爸妈妈带过来,然后这一下子以前是他们两人的世界,后来还因为孩子的酱真立马家里三代同堂。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的刚才您所说的,其实两代人的差异和三代人的习惯包括冲突,其实对孩子也是有影响的,对不对?可以。
朱志昊:这个也会因为这个部分我自己深有体会,因为家庭的气场气氛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像您说的有些可能家尤其南北方的差异,还有一些可能是从山区农村过来来城市,或者是不同的城市生活习惯上等等方吃喝方面全部有差异,然后产生一些分歧,然后造成了尽管他们可能不一定是大大吵大闹,但是在平时因为天天在一起,还有一些我们说无意识的交流,可能在表情上或者一些动作上就传达了一些不满等等等这些部分,这个多多少少会让家庭的氛围气氛就有我们说很尴尬的一种状态,孩子感受不到吗?
孩子尽管他不会说话,但是那个小孩其实这些信息都能捕捉得到。
金玲:所以我觉得今天我们的谈话又把我的记忆就拉回到0到3岁那段时间,真的感觉生活真的是锅碗瓢盆热热闹闹,但是也是一地鸡毛,那个时候我就印象当中72个保姆,72个阿姨简直就是家里的写照,然后又是奶奶外婆各个第三代的一个插手,但是我觉得那个时候的认知和现在的认知我觉得是完全不一样了。那个时候可能都会觉得我又要处理婆媳关系,又要处理自己爸爸妈妈的关系,然后还有老公会不会听我的孩子会不会乖等等。但是现在可能你看了很多书,也有了一定的学习,我觉得其实都是来推动你孩子的出生,它也是来推动你,因为孩子就是你这个家族上面的一个果子,对吧?那么你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有你的婆婆公公,其实都是它果子的树的一个根,你和你老公的是树的枝干,以前你意识不到,你可能还会觉得他们很多事情你看不顺眼你好烦,但现在你肯你可能才知道,其实你孩子的一个成长,他的养分其实离不开你的树干,更加离不开这个树根。你是怎么样来看待这个树根的,你是怎么来对待这个树根的?其实都是现在才知道以前有很多地方可能都没有做好,而且你的孝道其实它不是停留在我们觉得这个是讲大道理的层面,其实它就是你要怎么来培养孩子,你怎么来培养这个根,其实就是给你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在你这一地鸡毛的生活当中,你的婆婆你的父母来帮助你的时候,给了你这么一个机会去让你陪家族的根。我觉得如果说在那个时候年轻的时候,如果就能知道的话,也许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
主持人罗兰:对,我觉得今年说的特别好,你这一番话我觉得其实是给现在的很多年轻的妈妈们一个警醒,就是不能到了我们那个时候,我们现在才去明白,有时候就像家庭的成员他过来支持你,其实就是一个养分,那就是一个土壤,因为我那个时候其实是没有任何支持的,因为我爸爸妈妈在我20岁左右就已经去世,所以说我完全是两个人来养一个孩子。当没有这份支持的时候,其实是很多时候你是其实蛮举步艰难,是这样,对,有时候你有身边的亲朋好友能来支持你搭把手,其实你就生活的那些习惯的那些矛盾其实都不太重要,就是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这个事情。
金玲:是,所以为什么人家说一个女人,这到底是毁三代还是忘三代,其实真是这样。你说作为一个爸爸也好,一个老公也好,其实他真是间接的来产生作用,这个家里面的乾坤真的就是他这个定海神针其实就是这个女人,你想怎么样,其实这个家就会怎么样,决定权就在你这个女人手里。
主持人罗兰:你同意吗?朱老师?
朱志昊:我非常认同女性在这个家族当中真的是忘三代,这个是我们老话讲了,其实这个我们说很深的人是每个人都有一个母亲,他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就是从母亲这里习得而来的。我们讲的是专业一点叫做大脑当中的发展里面叫做镜像神经元。就是说当你都小婴儿的0到3岁婴儿,他的第一次微笑是来自于母亲对他的真诚的微笑,然后他反映出来他接收到这个信息的时候,因为在之前有些小孩子会不由自主的有一些微笑,那些是无意识的微笑,那么它产生了之后,它的对外界的认知的神经元突出,我们达到突出就建立出来了,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的早期的养育和养育者之间的关系,特别的影响他的一生,甚至是应用是下一代。
金玲:所以说和父母的关系就是和世界的关系,这一点都不夸张。
主持人罗兰:因为你跟父母的相处就决定你怎么用你的眼光,你的感知系统去看待这个世界。如果就像我的爸爸妈妈对我有很多的包容,我对这个世界我一直就觉得这个世界是我值得信任的,而且我觉得这个世界的信任就是哪怕我已经千疮百孔,我也觉得我可以去信任他,其实就是一种底色很重要。
朱志昊:我觉得是的。
主持人罗兰:就像我刚才讲的那个案例,就是我们接触的一些案例当中,其实他的现在的生活其实已经是非常好的,但是回到他的曾经的过往,他一直都觉得他是不幸福的,就是我们会问他你的不幸福从何而来?他说反正我就觉得我技不如人,我什么都不如别人,他不如别人,他一直觉得可能是在他0到3岁的肝肝要得到满足的机会的时候,他是没有得到满足的,所以他就一直觉得我不如别人认知。
朱志昊:对那个时候可能得到的一些反馈,他对有养育者给他的一些反馈,他的感受是负面的不好的,里边我们讲到的就是依恋关系里面的安全性依恋,还有矛盾性依恋,还有一种冲突非常多,还有一种是混乱性的依恋的关系。那么尤其像混乱性的依恋关系,就是说是属于哪种情况比较极端的,就是这种家庭就是早期的婴幼儿时期受到了一些虐待,虐待不仅仅是打骂,还有一些可能是。
主持人罗兰:冷落。
朱志昊:我对于你的哭闹,对于你饿了的这些想要得到反应的行为,我置之不理,甚至用一些其他的方式,我就把你扔到旁边,不管等等这些,其实现在归类都属于带点虐待的性质。
主持人罗兰:其实还有一种觉得你我本来想要一个男孩,可能你是一个女孩,所以说在我的信念系统里面,我不想我你不受我的欢迎,可能这些也会传递到孩子的身上去。
朱志昊:是的。
金玲:而且尤其是这个是不容易察觉的,就像我们比如说如果说作为一个妈妈,他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就是他自己的一些认知,他的一些价值观,他对事情的一种判断,可能他不说,但是孩子都能够接收到,就冰山下面,你所有的东西孩子都能够接收到。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自己显化在外面的,其实你内心可能你压抑的,然后你没有表露的,但事实上就是你的这种三观或者你的一些评判,他都会从孩子身上显现出来。
朱志昊:我们现在有的时候像我有的时候在一线学校工作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学生,他在学校和同学相处过程当中做了一些伤害其他人的这些事情,但是你跟他在交流的时候,他好像真的是发自内心,他就感受不到对方受到的那种痛苦,然后我的下一步工作可能会跟他的父母做一些家长访谈的,我们会做一些了解,做一些面质,然后会蛛丝马迹都会发现这些孩子在早年的养育过程当中,他们和父母尤其和母亲他情感的链接上面是有很多的困难。
主持人罗兰:会有很多,你这就讲到提示了我其实有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就是一个小男孩,他妈妈在他从出生的时候,他妈妈就开始用英文跟他对话,他妈妈希望他能够植入就是英文的东西,然后他妈妈一直在用英文跟他对话,但是他爸爸却用中文,其实在一个小孩子的当中,他其实是比较混乱的,因为我们最开始还是在发展语言的过程当中,最早它其实是要一个母语,对这个是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是在这个当中爸爸是用中文,妈妈又用英文,其实在孩子在0到3岁发展的过程当中,对孩子来说它绝对是一个混乱。其实看似妈妈给了孩子一个很好的好像是一个文化的背景,对。但是他没想到其实在孩子在语言的发展阶段中一定是一个母语为前提,他后续才稳巩固了母语的过程当中,他才能去发展其他的语言。所以说这就导致的孩子跟爸爸的关系,因为奶奶和爷爷也是用中文,所以这个孩子就明显,因为在他的语境里面中文的更多一点,妈妈的英语的更少一点,所以他慢慢的就跟妈妈的关系就脱离了,非常脱节,而且妈妈在跟他的过程当中,基本上都是在用英文强化一些语语,词语的时候,其实他没有给到这个孩子更多的爱,他更多的是给孩子的一些知识的就是语言的灌输嗯。
所以说到了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想画出他的那种混乱感,就这种混乱感是他不知道该如何去用语言,是因为小学一年级不是要学拼音旗帜,他的语音的发音它跟英语是有点相似的,所以这个孩子就在语学习的过程当中就特别的矛盾,就内心的能够冲突就出来,但这个冲突出来妈妈还没找到原因,妈妈就一直觉得这个孩子为什么我给你寄予了那么希望,按照你应该像我一样就用很流畅的英语来表达,但是这个孩子就下意识的把妈妈教的这种人都忘记了,所以后来妈妈就是因为其他的家庭问题,到我这里来做咨询的时候,这是一个后面在做咨询当中去发现的存在的问题。后来是我跟小朋友在做沙盘的时候,我看到的这个问题的所在,我就问小朋友,我说你觉得妈妈在你的心中是一个什么形象?这个小孩子不说,我说你可以画下来,可是这个孩子画下来的时候,妈妈是个黑影子,就是相当于这个就相当于他们的关系是没有建立。
朱志昊:在这个画面当中,妈妈的形象也很不和谐和。
主持人罗兰:对,所以说这个里面其实就导致了,你看我们在0到3岁的过程当中,其实我们今天来讲家庭教育,其实每一个环节我们在给孩子当中,我们有时候父母是想当然的认为我给孩子的是最好的,他其实没有因孩子的在某个阶段的发展当中,他的需求而去给予,这个就导致孩子其实在自我的认知层面也好,他的思维大脑层面也好,导致的一些困难。
朱志昊:老师我觉得您个案的案例特别有警示作用,就是说这里面我听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其实我们很多人很多父母会自以为是的去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养育,我们违背了最基础的知识,基础知识就是一个人常识,常识您说的是常识,对是一个常识,0到3岁人生的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安全感的建立以及边界感的区分。边界感这个边界他要发现我和这个世界是有区别,我和我的妈妈我和我的身边的人是有区别的,就是我自己他们所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常识。
主持人罗兰:所以说其实孩子在0到3岁,特别是我们刚才一直在讲0~1岁,其实孩子真正自我发展的萌芽阶段就是两岁半到3岁左右,他开始懂得我和他人的区别,对吧?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小朋友这个时候他还是有意思的,就是在维护自己的玩具,这是我不想给,这个是但是这个时候也会让有些父母会觉得你怎么这么自私,你为什么不去跟别人分享,其实这是一个大错特错的。
朱志昊:对他以成人的角度去要求孩子,其实孩子的世界可能和我们想的是有很大的差别,对。
主持人罗兰:他终于知道我和妈妈的区别,我跟他他人的区别,所以我拥有我的东西的时候,他就觉得这个是自我萌芽的第一个阶段,但是我们很多成人就会去贴一个标签,你怎么这么自私?其实这个时候往往也会给这个孩子一生都带来一种。
朱志昊:你会对这个孩子的态度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你会觉得对。
金玲:我想如果说他给孩子贴了一个自私的标签的话,我觉得他可能还会在生活当中其他方面也会不由自主的给他贴一些标签,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怎么来学会接受自己,因为我们自己肯定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或者做错的地方,你是怎么来看待自己,你可能也会怎么来看待他,就是你是不是接纳?也许就是说对于一些年轻的父母来讲,他可能还没有学习到这些心理学的一些一些阶段高阶的中阶的,但是很简单就像您刚才说的一个常识,就是我们生活其实大道至简,就是非常朴实的一些生活的常识,你是不是能够很平和的来看待自己,那么你是不是也能够很平和的来对待孩子?
主持人罗兰:这个棋子非常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我们不管是孩子在从出生开始到后面未来的成长,我们父母既不要做的拔苗助长,也不要做的就是望子成龙,其实这个有的都是背离常识的一个状态,因为人他其实就是自然中的一一一个自然之物一样。
朱志昊:他有自己的规律。
主持人罗兰:对按照孩子的自我的规律去成长的话,我觉得这个人他一定未来他也是可以走得很好的。但是就是因为我们的父母在开始阶段就有了这种心理建设,我一定要望子成龙,我一定要把我自己没有实现的东西我要放在孩子身上,就像我刚才说的妈妈一样,知道吗?他在孩子这么小,他就希望他的孩子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文,然后能够他让他的孩子出类拔萃,他没想到他反而势必其反有时候真的相当于事倍功半。
朱志昊:很可惜妈妈其实是很用心的去培养这个孩子,但是他去忽略了一个人的一个基本的情感的需求,他用自己不是母语的语言想要去训练孩子,其实会我们现在看看是有点用什么词可能会觉得是看着有点可笑的这种做法,就是他在用不是自己的母语的时候,在跟孩子表达的时候,我们说在情感链接上就已经出现了困难,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是有一个感受,说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会发现因为我一个朋友他是我一个初中同学,他在英语的国家定居之后,我会发现他的孩子在那边出生之后,然后虽然他的家庭他在外面上学,小朋友养到5,6岁的时候送到幼儿园是讲英文,然后但是家里面是都是说中文,但是你会发现你跟他小朋友在跟你说的是中文,回了家之后可能给你流利的说中文,但是你会发现他说的语序和以及情感的表达跟我们完全不是一个意思,所以他们家里面的祖父过去之后很难和孩子,包括他自己已经很难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了。
主持人罗兰:在情感当中的已经有落差了。
朱志昊:我想的一个文化的差异就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所以我们必须要尊重基本的规律。
主持人罗兰:其实我们要注重我们的DNA,我觉得这个是原始的,这是最根本的,你是中国人,你可能就是吃米饭长大的,你就不一样,就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不对?你像北方人跟南方人它的气候不同,它是人文不同,它的隐私不同,我们跟国外的就更加不一样了,对不对?对。
朱志昊:做事方式思考方式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就会遇到这种方方方面面还是比较多一些。
主持人罗兰:其实我们今天讲0到3者只是开篇一个话题,其实我觉得0到3我们有很多的话题可以讲,对不对?就是我们今天时间也差不多了,我就想跟两位嘉宾就说问一问,你们觉得03给0到3岁父母一个什么样的建议,就可以用一句话能够来表达吗?
朱志昊:对。
金玲 :我认为0到3岁其实你们一个小家庭,然后也是新爸爸新妈妈这样的一个角色,一个转变,我觉得非常重要的,特别对妈妈来讲,就是你要时刻的觉察自己的心情,你要决策,时刻的要让自己有一个快乐和幸福的感觉,其实这也就是一个开篇,为什么你会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的到来就是让你学会爱自己。当然了,你的爱人,你的父母都是来辅助你,帮助你来爱自己的,但是这条路永远是要你自己学会走。
主持人罗兰:金玲说的特别好,
朱志昊:我觉得现在我们的知识爆炸时期,当然说学习的渠道有很多,我觉得在养育的重大课题,人类的重大课题面前,我们必须要心怀敬畏,这个敬畏可能是要作为一个家族的这种精神的宝贵财产,而敬畏心之后是要尽可能去培养的是学习的思维,学习性的思维,而不要去做固定性的思维。其实我们和上一辈老一辈的人可能会有一些代沟,经常会说有一些代沟,很难沟通的,这样的一些困难其实就在于思维上的一些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学习性思维会让新时代的父母会找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也会找到更多的这种资源。当然我们现在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都是可以的。当然你也可以有了学习性思维之后,你还可以去请教身边的那些优秀的,你看着不错状态很好的这些父母家庭都可以去,这是一种探索的过程。
主持人罗兰:两位嘉宾都说的特别好,我们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结束。我们下一期我们还想聊聊就是0到3岁,就是当我们的孩子出现很多的状态的时候,我们的父母该怎么如何去应对,给一些年轻的爸爸妈妈一些锦囊,一些经验的分享。好,我们的直播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罗睿绮(雅号:罗兰)
擅长领域:欧文·亚隆团体心理与治疗体系,萨提亚系统转化治疗及萨提亚婚姻家庭治疗,系统排列模式,身心微语言与抚触疗法,青少年成长中出现的心因性问题,个人成长与自我关爱。
相关资质:高级社会工作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私人心理顾问导师,多家集团企业特约心理咨询师,系统排列导师,“亲密之旅”培训师及课程辅导员,个案时长13000小时,讲授课程500多场次。
咨询风格:洞悉本质,快速处理来访者被困扰的情绪,让来访者看到生命更多可能性,从而获得自由。
一号嘉宾:朱志昊
自2010年起开始学习心理学并接受相关专业培训,2017年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及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并开始案例咨询和督导,并投身公益服务,为西子少年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心灵花园青少年心理服务中心,观心公益等公益组织服务,为多所学校开展驻校心理服务工作,获得一致好评。
二号嘉宾:金玲
资深媒体人15岁男孩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