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量:29762
2021-03-17
浦沿街道
浦沿街道位于滨江区西部,东与长河街道接壤;南与萧山区闻堰街道毗连;西及北临钱塘江,与杭州市西湖区、上城区隔江相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浦沿已是钱塘江上一个重要的渡口。
据史记载,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设长兴乡于此;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称四都;清道光十一(1831)始称浦堰;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改称“堰”为“沿”。前人称这里“山环水绕,层峦叠叠,曲间潺潺,其秀丽为东南之胜地。”1951年为浦沿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置镇。以驻地得名。境内大部为平原。产稻、络麻、棉花、油菜籽、茶叶、淡水鱼。
鸡鸣山
——钱塘江上重要津渡
鸡鸣山,在滨江区浦沿街道东南部,西临钱塘江。据东汉吴平、袁康《越绝书》卷八《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载:“句践将降,西至浙江,待诏入吴,故有鸡鸣墟”。引文中的浙江即钱塘江,墟为土丘,鸡鸣墟即今鸡鸣山。此后这里一直是钱塘江上的重要津渡。吴越交战,越败,吴军水师占领鸡鸣墟,吴王要求勾践闻鸡鸣时入城待诏,故名。又相传古时山上有一只大金鸡和18只小金鸡,黎明即啼,山由此得名。海拔28.1米,为一低矮山丘。
据明嘉靖《萧山县志》记载,慈济寺建于宋咸淳年间(1265—1274)。当时规模宏大,鼎盛时有屋宇90多间,沿中轴线依次递进为山门、万年台、长兴福主殿(祀二圣仙姑)、大雄宝殿和文昌阁。两厢为诵经楼、梳妆楼、斋堂、香积厨。山门额题“慈济寺”,为清嘉庆(1796—1820)贡生陆成栋(萧山人)手迹。两旁耳门额题“功崇慈济”、“德并鸡山”。几经战乱被毁。
南朝陈(577-589)夏侯曾先《会稽地志》载:“吴王伐越,次查浦。越立城以守查。吴作城于浦东,以守越。”由此可见,吴城在查浦的东面,扼越入浦阳江和钱塘江的咽喉,而鸡鸣墟正拥有这样的地理条件。春秋战国时期,宽阔浙江以“之”字形曲折东来,遭小砾山阻挡后,北行至淀山折向东去,水流较缓;而南出渔浦湖的浦阳江(现在浦阳江口是明朝开碛堰山后形成的)也南来出淀山北行,水流较急,两江交汇,浙江受浦阳江水之激,共同折向东北而行,经浦沿鸡鸣墟入杭州湾后,水面趋于宽阔,流速放缓。淀山至鸡鸣墟一线因两江江水交汇,多旋涡,船不能过,只能绕鸡鸣墟出入。盖因鸡鸣墟只是小岛,各方面条件不如城山,只能作为中转渡口。
春秋末期吴越相争,吴军在鸡鸣墟以东江面大败越国水师,占领了鸡鸣墟,并在其上筑城,断句践残部向浦阳江南退或沿浙江西撤的退路,迫使越军东撤城山,困守固陵城。西汉时,鸡鸣渡又称金鸡渡,此后,查浦至鸡鸣墟一线以东的沙滩不断淤涨成陆,致使湘湖江湾与钱塘江逐渐隔离开来。浦阳江原先在此入江口,也逐渐湮废不通。鸡鸣墟由以前横渡钱塘江口、浦阳江口的中转站正式转变为钱塘江南岸的重要渡口,并逐步演变为重要集镇,人称浦沿。自三国吴黄武年间(222-229)至隋开皇九年(589),浦沿成为了永兴县治所在地。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浦沿为萧山县“古邑瓜分十五乡”之一,称长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