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研究所丨处暑养生指南,安稳度金秋

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 —— 处暑。"处" 有躲藏、终止之意,"处暑" 即意味着炎热的暑天正式落幕,古人云 "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道出了这一节气的独特意义。


秋凉渐起,温差暗藏玄机

处暑是气温变化的转折点,此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明显拉大,"一场秋雨一场寒" 的特征愈发显著。此时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人体阳气也随之内收,养生需顺应这一变化。

秋季燥气当令,"秋燥" 易伤人津液,导致口干、鼻干、皮肤干燥等不适。中医认为,肺属金,旺于秋季,且肺喜润恶燥,故秋季养生首重养肺,遵循 "秋冬养阴" 原则,护阴润燥是关键。


饮食调理:减辛增润

《黄帝内经》有云:"秋三月,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 处暑饮食需牢记这些要点:

●少吃椒、葱、蒜等辛辣之物,多吃芝麻、糯米、乳品等柔润食物。

●白色食物入肺,银耳、百合、莲子、白萝卜等是润肺佳品。

●老鸭味甘性凉,是滋阴润燥的时令首选,可尝试白切鸭、荷叶鸭等做法。

●早餐喝百合粥、银耳粥等温热粥品,健脾又润燥。

●多喝水防秋燥,晨起一杯温水,晚间可饮蜂蜜水。

此外,立秋后可多吃扁豆,其能去湿健脾、助消化,尤其适合 "长夏" 时节食欲不振的情况,但需注意烹饪时务必熟透,避免中毒。


起居养生:顺时调身

处暑后养生,起居作息需做好这些调整:

早睡早起:


顺应阳气收敛,早睡避秋肃,早起舒肺气,可每天多睡一小时或中午小憩,缓解 "秋乏"。

适度秋冻:


遵循 "春捂秋冻",但老人、小孩及体弱者需及时添衣,尤其夜间注意腹部保暖。

通风换气:


多开窗让空气流动,白天室温不高时别开空调,保持空气清新。

泡脚养生:


睡前泡脚可促进循环,加艾叶、生姜等效果更佳。


情志与运动:平和适度

秋意渐浓易让人产生悲秋情绪,需注重精神调养:

●保持乐观平和,可通过听音乐、书法、钓鱼等安定神志。

●中医认为 "多言伤气",秋季宜少言以护肺气。

运动方面,秋高气爽适合户外活动:

●选择散步、瑜伽、登山等轻松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耗阳气。

●常伸懒腰能缓解秋乏,促进心肺功能。


处暑至,秋意渐浓,愿这份养生指南能助你顺应天时,调和身心,在清爽秋日里收获健康与惬意。


阅读 463
下载客户端
二维码
    推荐专辑
  1. 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如何自我调适?
    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如何自我调适?
    本音频由浙江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行业协会制作 新冠病毒肺炎爆发以来,不仅严重影响了国民生活,对大众的心理防线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浙江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行业协会特别推出系列辅助性情绪调节技术,帮助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者和居家群众们调节心理,维护身心健康。 不同心理状态的人们可以根据自身心理需求进行练习。
  2. 早C不晚A
    早C不晚A
    如今,一二线都市,高压力高强度的生活节奏常常会让人们感到压力山大,不同的人都有各种关于不同问题的担忧和忧愁,例如工作压力,情感问题,精神空虚等等。热点话题在此时就成了年轻人们休闲放空的一个消遣方式。本节目,通过对各种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并通过话题引申出背后大众渴望挖掘的原因以及相关周边信息,以此吸引收听。
  3. 《幸福有约》5.21国际茶日特别节目——走进鸠坑茶
    《幸福有约》5.21国际茶日特别节目——走进鸠坑茶
  4. 《致青春》VOL04——郭榕:她用行动关爱少年的你
    《致青春》VOL04——郭榕:她用行动关爱少年的你
  5. 赵玉泓作品
    赵玉泓作品
    作者简介:赵玉泓,笔名中国泓。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浙江省作协会员。喜欢码字画画,痴迷诗和远方。有部分诗作入选纸质刊物和虚拟平台。
  6. 端午安康
    端午安康
  7. 心灵花园
    心灵花园
    《心灵花园》是由杭州市上城区红十字会、浙江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行业协会和华语之声联合推出的一档关注当代人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的专题访谈节目,每期选取不同的热点话题,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8. 杭州中秋祝福
    杭州中秋祝福
  9. 穿越回南宋的N个理由
    穿越回南宋的N个理由
  10. 杭州市组织开展全国爱牙日系列宣传活动
    杭州市组织开展全国爱牙日系列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