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璩家花园》作家见面会:通往父辈之路
10月27日,作家见面会“叶兆言《璩家花园》作家见面会:通往父辈之路”在浙江工商大学金综合楼一楼报告厅开展。
会上,作家叶兆言与《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江南》杂志主编哲贵、浙江大学教授翟业军围绕叶兆言的新作《璩家花园》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精彩对谈。对谈由金收获写作中心副主任萧耳主持。
对谈从本书的写作原因谈起。叶兆言老师称自己一直是一个热爱写作的人。在阅读氛围逐渐淡薄的社会大背景下,他希望能够源源不断地写,也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够被大家阅读和接受。今天的写作是对以往的作品的“拯救”,也是在打捞以往的自己,希望能从原来“写南京”“写民国”的标签中挣脱出来。此外,在谈及这本书的真实性时,他说“这部作品写的是我身边的人,写的是我自己,写的是我的父辈、祖父辈,也希望能够借此引起年轻人对历史的回顾。”
翟业军老师认为《璩家花园》和叶兆言以往的小说都不同,从写泼辣的女性变为写男人。他提到:“叶兆言写的是一本非常美好的书,当中美好的人物和美好的城市是匹配的。”
哲贵老师则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璩家花园》的深刻含义。他先尝试从“送给女儿的书”这句话进入这部小说,把这部小说看成是作者在用自己的方式对女儿漫长的叮咛,既告诉女儿人世的险恶、不易,更告诉女儿人世的温暖和坚持。但这部作品又不止对女儿的叮咛,还可以看成作者对自己人世的一种反思,他认为“作者像老牛反刍一样反省自己的人生,思索着时代、人世和地域的变化。”他还说到,这部作品是作者写给我们这个时代一封深情的长信。虽然写的都是小人物,但可以从小人物故事中看到时代对小人物的触动,而从小人物的发展中也可以看到时代的变化。读者可以从小说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未来的方向。
陈东捷老师以时代性、地域性和为平民立传三方面切入分享了自己对这部作品的感受。他高度评价这部作品是“以平静的叙事讲述几十年间南京一群普通人的命运,看似波澜不惊的背后暗流涌动,闪耀在作品中的元素美丽丰富。”
同时,陈东捷老师还分析了《璩家花园》中“缝纫机”和“日记”两大线索的作用,认为“缝纫机”表达了那个年代的平民在城市中的挣扎和对美好温暖生活的向往;“日记”则以教授为切口,表现了在时代裹挟下人们某种程度的自觉行为和努力。
-
中国梦幸福家
-
你好 ~ 2021 ~
-
女生呵护指南
-
杭州中秋祝福
-
吴芸荐好书作者简介: 吴芸,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芸香世界》,作品入选年度散文精选和中学生阅读题库。 2013年,吴芸老师在水秀苑社区成立了“芸文化”工作室。近十年,“芸文化”工作室开展了公益讲座几十个,深受人们喜爱。工作室于2015年被评为“杭州市示范社区学习共同体”。 “杭州市优秀传统文化丛书”宣传点是“芸文化”工作室的品牌项目之一,一个点设在西湖区水秀苑社区,另一个点设在“云泊天目”山庄,期望更多人了解与热爱杭城优秀传统文化! 在2023年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为了与更多读者朋友分享好书,吴芸老师开设“荐好书”栏目。以书会友,共建我们自己的心灵家园!谢谢大家聆听!
-
致青春VOL03:奋斗中的‘Tony’老师
-
从家族企业到全球布局,跨域“不可能”--王自亮《吉利传》分享会
-
给共和国的一封情书丨中华颂
-
心灵花园《心灵花园》是由杭州市上城区红十字会、浙江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行业协会和华语之声联合推出的一档关注当代人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的专题访谈节目,每期选取不同的热点话题,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
《致青春》VOL04——郭榕:她用行动关爱少年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