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明月共潮生丨浙江潮地名文化馆开启萧山地名文化新坐标
每条街、每个村、每个地名皆满载乡愁与记忆。9月20日上午,天涯明月共潮生“乡村著名行动”在浙江暨浙江潮地名文化馆开馆仪式在南阳街道举行。

活动现场,一曲《抢潮头》以激昂的旋律和生动的表演,再现了钱塘江两岸人民敢于拼搏、勇立潮头的精神风貌,瞬间点燃了在场所有人的激情与共鸣。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陈德彧在讲话中指出,浙江潮地名文化馆为最佳观潮胜地南阳街道增添了新“潮景”,是浙江推进地名工作、贯彻落实“乡村著名行动”的一个精彩缩影,形象地反映了历代浙江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进取精神,能够有效增强浙江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亲近感,通过对地名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拓创新相结合,真正让优秀的地名文化成为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充分展现了地名工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洁在寄语中表示,地名,是历史绵延的见证,是城市岁月的印记,是时代发展的标签。浙江潮地名文化馆不仅记录了浙江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变迁,更是搭建了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副区长杨新程在致辞中对出席开馆仪式的嘉宾表示欢迎,介绍了萧山区近年来在地名工作上取得的成效,并指出浙江潮地名文化馆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是“乡村著名行动”在浙江一座新的里程碑,也是萧山地名文化发展新的风向标,萧山区将持续发挥“乡村著名行动”内涵引领,涵养城市气质、塑造城市品格,营造高品质人文环境,让萧山成为“望得见地名,留得住乡愁”的人文之城。
“地名是回家的路”潮地名文化传承公益项目正式启动,将开展“City walk打卡潮之路”“乡贤记忆中的地名故事”“萧山地名诗词大会”等一系列活动,用地名记忆指引回家的路,让地名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活动发布了“打卡地名‘潮’馆,感受钱江潮涌”“跟着太公学中医”“看沙地蝶变,悟围垦精神”等8条萧山区乡村著名“City游萧山”研学路线,旨在搭建起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文化桥梁,促进乡村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活动上,省民政厅授予浙江潮地名文化馆“浙江地名文化研学基地”称号。

开馆仪式后,参会人员实地参观了浙江潮地名文化馆。
近年来,萧山区民政局认真贯彻民政部工作部署,将“乡村著名行动”纳入乡村振兴专题研究,深入挖掘地名工作的价值和潜力,聚焦地名地址管理、地名数字建设、地名文化宣传、地名文旅融合等方面“四化”发力,将地名文化、地名故事等相关元素融入乡村非物质文化、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中进行大力推广,在传承和创新中赋能乡村振兴。9月19日—20日,全省“乡村著名行动”推进会在南阳街道召开,萧山区在会上分享“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经验。
-
书艺人生 -
海底两万里本书是法国举世闻名的科幻小说作家儒尔·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让读者登上“鹦鹉螺号”,以平均十二公里的时速,在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行中,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类生物;航程中高潮迭起,有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海底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搏斗, 击退土著人的围攻等等。 十九世纪下半叶,“异国风情”曾受到不少作家,画家的青睐和读者的追捧,《海底两万里》的奇妙旅行为异域风情另辟蹊径,使人耳目一新;这就是为什么这部“海洋小说”不仅在当时一出版即成为畅销书,而且日后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欢迎的原因。 -
时光的缝隙 -
新春送福2019年华语之声新春祝福! -
端午安康 -
全科医生胡冰霜的医学手记6月22日下午,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后、四川大学心理学教授、华西医院精神科医生胡冰霜携新书《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来杭,做主题为“从史怀哲到艺术治疗”的新书分享会。分享会后,满怀仁心的资深医者胡冰霜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生死观。 -
致青春VOL03:奋斗中的‘Tony’老师 -
生活放大镜《生活放大镜》 给耳朵一场有料的旅行 -
《致青春》VOL2:新锐作家溺紫的肆意青春 -
天天读报华语之声、浙江工人日报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