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党代会代表潘超宇:看到了技能人才的美好未来

@AI主播:小华


   

   

6月20日,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开幕式上,省党代会代表、全国技术能手、宁波培罗成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师潘超宇格外关注报告中提及的一个词——“人才高地建设”。


全面转入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需要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才,潘超宇深知技能人才对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潘超宇所在的制版环节,是衣服从构想到成品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埋首在堆满剪刀、牛皮纸、卷尺的工作室里,潘超宇整天和各类布料材质打交道,和各种人体模型打交道,反反复复地测量、勾画、裁剪、调整……


“每一个款式每一个版型都需要反复推敲,布料材质如何,上身效果如何,技术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潘超宇说。


图片


制造业迈向高质量,需要高端人才持续供给。“潘超宇技能大师工作室”自2012年成立以来,作为工作室的带头人,潘超宇对徒弟的技术问题知无不言,倾囊相授,已累计培养6名高级技师、70余名技师、150余名高级工。

人才竞相涌现离不开沃土的滋养。潘超宇说,这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技能人才选育工作,激励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潘超宇也曾多次参与“浙江青年工匠”评审,见证了参评人员能力素养的逐年提升。

作为一名从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党代表,如何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赋能成长成才?这是潘超宇平时思考最多,也是最为关心的问题。


潘超宇认为,未来,我省在提升人才培育精准度和扩大青年工匠储备库方面仍需加大力度,“我希望能推动更多的小微企业搭上职业技能自主评价‘快车’,帮扶小微企业培育青年技能人才,持续扩大青年工匠储备人才覆盖面;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导向上倾向扩大培育一线技工的比例,从教育源头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加大对小微企业引导、宣传力度,适当降低小微企业技工的参报要求,让更多的小微企业参与到青年工匠的评选中来;延长对青年工匠的培育周期,加大培育扶持力度,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术工人、认同技术工人、争当技术工人的良好氛围。”

潘超宇说,我相信,只有把青年工匠的基础夯实了,才会有更多更优秀“大国工匠”诞生。


图片


令潘超宇欣喜的是,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建设更具吸引力人才平台,支持杭州、宁波人才高地和温州等区域性人才高地建设。

图片

他长长地舒了口气:“看来,省里对人才建设力度只会越来越大,我也越来越有信心,从党代会勾画的未来发展蓝图上,我看到了浙江美好的未来,也看到了技能人才美好的未来。


来源:浙工之家

编辑:刘文英

阅读 6951
下载客户端
二维码
    推荐专辑
  1. 坚守在城市消防监控一线
    坚守在城市消防监控一线
    杭州消安23年来一直坚守在城市消防监控一线,“责任重于泰山,态度决定一切,服务决定未来”责任,优质的服务是杭州消安的宗旨,竭尽全力助进城市消防安全,就在严峻的疫情形式下,他们依然365天24小时坚守在消防监测一线,风雨无阻。同时为2022年新春佳节的消防安全提供保障。
  2. 跟着诗人感受杭州
    跟着诗人感受杭州
    杭州被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华贵之天城”,源远流长的江南文明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历代高人逸士,留下了无数优秀的诗篇,也为当代诗人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诗人们在叙写杭州人文历史、习俗景观的同时,给这座城市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视角去体验杭州的美,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杭州的魅力,用自己的诗歌去赞美杭州的点点滴滴:自然山水、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独特美食……人们可以从他们的诗歌中去追寻这些独特的美好。 让文字走出书籍,用朗诵传播文化,给诗歌插上翅膀,与诗人们一起感受杭州、感受美好、感受这充满柔情的城市。
  3. 抗疫抗疫
    抗疫抗疫
    晶都社区抗疫暖心小故事
  4. 健康有道特别节目—-揭秘中国式亲子关系
    健康有道特别节目—-揭秘中国式亲子关系
  5. 天天读报
    天天读报
    华语之声、浙江工人日报联合出品
  6. 医脉传承
    医脉传承
  7. 赵玉泓作品
    赵玉泓作品
    作者简介:赵玉泓,笔名中国泓。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浙江省作协会员。喜欢码字画画,痴迷诗和远方。有部分诗作入选纸质刊物和虚拟平台。
  8. 生活放大镜
    生活放大镜
    《生活放大镜》 给耳朵一场有料的旅行
  9. 健康研究所
    健康研究所
  10. 心灵花园
    心灵花园
    《心灵花园》是由杭州市上城区红十字会、浙江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行业协会和华语之声联合推出的一档关注当代人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的专题访谈节目,每期选取不同的热点话题,普及心理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