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报 | 最强暴雨突袭诸暨,已造成2人死亡2人失联
今天凌晨,诸暨市出现百年一遇的高强度、短时间、突发性极端天气,部分道路出现积涝、山体滑坡、塌方等情况。
截至6月10日6时30分,马剑、陶朱、姚江、五泄、应店街等镇街累计雨量超过170毫米,最大陶朱白门241.6毫米,最大小时雨强姚江祝园95.8毫米,全市平均雨量60.5毫米。根据《诸暨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诸暨市防指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要求各镇街和相关部门加强隐患排查和抢险救援,有效防范次生灾害发生。已出动2000多名救援人员,转移人员1835人。
截至目前,已造成2人死亡,2人失联,失联人员正在全力搜救。当前,主要河道水位已逐渐回落到常水位,群众生产生活有序恢复。

据浙江省气象局最新消息,2021年浙江梅雨季从6月10日正式拉开帷幕。
常年来看,浙江平均入梅日期为6月10日,因此今年是个“按标准入梅的年份”,梅雨季平均长度刚好为一个月,浙江平均出梅日期为7月10日。另据往年数据显示,梅姑娘在浙江“最爱”的地区是浙西。去年全省梅雨季总降雨量为640.1毫米,近十年第一!

华语之声成立于2005年,是经国家批准的浙江领先的网络广播。可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蜻蜓FM同步收听。
今天,小编为您带来“天天读报”第455期,2021年6月10日《浙江工人日报》的精彩报道。
来源:浙工之家
阅读 6620
-
3-4岁宝宝成长启蒙故事丨爸爸篇
-
行走钱塘江人类社会文明源起于河流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最终演化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与流域特征的文化品格、精神内涵和意识形态。诞生在某一个流域的文化总是带着鲜明的地域烙印。钱塘江是一条文化之江、历史之江、故事之江。千百年来,两岸人民生活繁衍在钱塘江畔,创造了灿烂的钱塘江文化。对于钱塘江,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它是一种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更要看到它是一种文化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若用科学的眼光来打量钱塘江,与它有关的是河床、堤岸、水流量、生物、灌溉,而用文化的眼光来打量钱塘江,与它有关的则是生命、情感、意识、观念、伦理。让我们用文化的脚步行走钱塘江,慢慢品味钱塘江独具韵味、别样精彩的故事。
-
华语彩经2022
-
红十字关注青少年成长特别节目《青春期=叛逆期?》
-
新春送福2019年华语之声新春祝福!
-
穿越回南宋的N个理由
-
医脉传承
-
端午安康
-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全科医生胡冰霜的医学手记6月22日下午,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后、四川大学心理学教授、华西医院精神科医生胡冰霜携新书《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来杭,做主题为“从史怀哲到艺术治疗”的新书分享会。分享会后,满怀仁心的资深医者胡冰霜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生死观。
推荐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