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有约》特别节目—中国清明节 生命教育日
【内容简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每到一年一度的清明节,都会让人想起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这首家喻户晓的诗,也引人思念故去的祖先与亲友,可谓“春事到清明,人心自愁思”。但清明节又正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春回大地,生机勃勃,正是踏青郊游的大好时光,于是乎,祭祀逝者的扫墓活动就与探春游玩的踏青聚会放在这一个节日了,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并充分体现了生死交汇、天人合一的生命文化与中国智慧。 生老病死,原本是生命的自然规律,若非出现意外让生命提前终止,生者是很少有意识地去思量生死问题的,却容易无休止地陷在生活各种纷争与抱怨之中,为了名、为了利,为了一切想要更多、更大、更高的欲望而不停地拼斗,并理所当然地把来到身边的挫折与痛苦都归因于别人,怨爱人不够体贴强大,怨孩子不够听话懂事,怨员工不够敬业能干,怨老板不够慷慨仁慈,怨政府治理不力,怨社会发展不公……却常常忘记了大千世间、宇宙空间,每个人都不过是飘到其间的一粒尘埃,因生命无常、时光短暂而让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转瞬即逝、弥足珍贵,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活着,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自己善待别人,没有理由不给这个社会呈现最好的生命状态创造更高的生命价值。因此,生命教育才是一切教育之本,生命大学才是所有大学之根。 2020年的清明节尤为特殊,国内疫情防控刚刚好转,国际疫情危机却日益加剧,不仅疫区国家每天都在上演生离死别的惨痛悲剧,既便是身在中国,也依然不能对生命健康忧患掉以轻心。生命之珍,健康之贵,从未像现在这样举足轻重,这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命教育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社区乃至每个城市、每个乡村、每个国家和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在生死面前,一切身外之物都退居其后,生命高于一切,生活就是一切,生态影响一切。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各界对生命健康、生活幸福、生态和谐的生命教育意识和幸福共创力量,我想到要将中国清明节设立为“生命教育日”,以倡导社会各界携手合力推动“幸福生命工程”。
节目(8)
-
一、宏亮:用声音温暖世界154922020-04-04
-
二、方树功: 透过临终陪伴感悟生命真谛147002020-04-04
-
三、赵春香: 在创艺中安放生命154892020-04-04
-
四、女性觉醒: 生命大学的共生力量146962020-04-04
-
五、亲子治理: 生命教育的幸福播种155512020-04-04
-
六、校社协作: 生命教育的创新主轴148852020-04-04
-
七、高校联盟: 生命教育的学术高地174842020-04-04
-
八、人类发展: 生命教育的终极归宿171302020-04-04
-
漫谈霍克思英译《红楼梦》的艺术特色1951年,霍克斯回国后,开始了新的研究工作。1959年,36岁的霍克斯发表了《楚辞》英文版,同一年,他成为牛津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中国同事吴世昌的鼓励下,霍克斯着手准备《红楼梦》的翻译工作,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红楼梦》,在英语世界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英文译本,有的只是节选本,而且,大量的翻译错误充斥其间,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把林黛玉的人名,翻译为“Black Jade”(黑色的玉--黛玉的直译),吴世昌发现了这个错误,加以严厉的批评,在他的影响下,霍克斯的翻译便用了正确的翻译人名“Lin Daiyu”。霍克斯和吴世昌先生成为一生的挚友。 在1970年,霍克斯抓住了和企鹅出版社合作的机会,全面启动了《红楼梦》120回的全本翻译工作,这时,他面临一个抉择:极其巨大的翻译工作量,日常的教学工作。霍克斯知道,他翻译《红楼梦》,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因为西方世界还没有一个全本120回的英文《红楼梦》。他最后做出了艰难的抉择,辞去牛津大学中文系主任的教职,全心投入《红楼梦》翻译,这在国际汉学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还没有一位汉学家,是为了翻译中国文化而辞职回家。 霍克斯用了10年的时间,翻译了前80回,分别在1973、1977、1980年出版了英文版《红楼梦》分册,最后四十回,由霍克斯的女婿汉学家闵福德完成。由此,西方世界第一部全本120回的《红楼梦》便诞生了。 霍克斯的《红楼梦》英文版,至今在西方世界拥有独一无二的经典地位,20世纪80年代四卷本《红楼梦》英译全本出现之后,20多年内,还没有一部《红楼梦》新的英译本出现。英国翻译家戴乃迭和杨宪益合作翻译的《红楼梦》,在中国内地拥有影响力;而霍克斯版,则在西方世界一领风骚。
-
迎亚运·学英语
-
四季如画,景色宜人介绍专辑内容
-
穿越回南宋的N个理由
-
杭州中秋祝福
-
致青春VOL03:奋斗中的‘Tony’老师
-
医脉传承
-
红十字会”人间有爱“专题节目
-
给共和国的一封情书丨中华颂
-
全科医生胡冰霜的医学手记6月22日下午,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后、四川大学心理学教授、华西医院精神科医生胡冰霜携新书《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来杭,做主题为“从史怀哲到艺术治疗”的新书分享会。分享会后,满怀仁心的资深医者胡冰霜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生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