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量:31841
2023-07-04
女大学生爱上伤残军人
我任江西省军区政委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了政治部朱干事的弟弟朱光进与“80后”女大学毕业生张秀桃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
朱光进是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朱家桥村人,1996年在北京军区某部服役,1999年参加演习意外摔伤,高位截瘫,一级伤残,生活难以自理。张秀桃,河北省石家庄人,2003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和朱光进于2002年8月在病房相识,遂相爱,2009年1月结婚。
故事很感人,开始我还半信半疑。没过几天,我就专门到鄱阳看望朱光进一家,详细地聊他们的爱情故事。将近四个小时,基本上是张秀桃在讲,偶尔遇到记不准的环节,她就问问朱光进。回忆一路走过的坎坎坷坷,甜甜蜜蜜,有一半时间张秀桃都是饱含泪水在讲,忍不住时就一直哭,朱光进也跟着流眼泪。
听完讲述,我的疑惑全打消了,用震撼、敬慕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张秀桃对军人的崇敬、对丈夫朱光进的挚爱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无私的!在返回的路上,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张秀桃关爱军人、无私奉献的事迹广泛宣传出来,把她这个典型叫响,让她成为年轻人的楷模和榜样,激发全社会拥军爱军的正能量。
第二天一早,我就把政治部李主任和宣传处饶处长请来一块儿商量,决定先派一个工作组去鄱阳、石家庄等地全面搜集信息,深入挖掘事迹,尽快整理出一篇材料。我让饶处长领衔这个工作组。饶处长是九江人,深爱红土地,大学毕业后到九江陶渊明纪念馆工作,干到馆长,后辞职从戎。到政治部之前,他先后在人武部、军分区工作过,特长之一是有支好笔头。我对他的工作一直很满意。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反映朱光进虽然是军人,但没有在我们省军区系统服役的经历,与我们搭不上什么关系,没必要兴师动众去宣传。思维和认识不在同一个层面的人,讲道理有时是听不进去的,只能用事实来教育感动他们。我相信饶处长他们整理的先进事迹一定能消除大家认识上的偏差.
很快,工作组就把张秀桃的先进事迹材料整理出来了。饶处长果然不负众望,当他把材料送给我看时,我又一次被深深打动,泪水不时涌出。我把材料带回家,夫人和女儿看过后,同样非常敬佩张秀桃,感叹地说:世上还有这么好的人,真是太了不起,太打动人了!
部队宣传,地方跟进,张秀桃倾情照顾朱光进的爱情故事迅速在红土地和她的河北老家传播开来,全社会掀起了学习最美军嫂张秀桃的浪潮。2012年,她被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没人再异议我们的工作了。为进一步宣扬拥军典型,激励爱军精神,2012年省军区党委中心组第一季度理论学习,我们邀请张秀桃同志出席并作专题辅导。我将时间安排在“三八妇女节”这一天,利用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组织省军区和各军分区、人武部(所、库)全体干部战士职工参加。
那天张秀桃看上去很朴素,但很大方、有精神,虽然几度落泪,但内心始终洋溢着幸福。她开篇说,一路走来,她笑过、哭过、爱过、恨过,酸甜苦辣都尝过,但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后悔过!太多的感受刻骨铭心,太多的感慨难以言表。来到江西鄱阳已有七个春秋,她很高兴自己嫁给了一位当过兵的人,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红土地人。她想同大家讲些真话、实话、心里话。
大家都在擦眼泪。我坐在官兵中间,认真听着,沉浸在一幕幕动人的场景之中......
和光进相逢相识,既是缘分注定,更是军人情结注定。我感到照顾一个因公伤残的军人,不但要抚平他的身体伤痕,更需要抚慰他的心灵伤痛。
记得2002年7月底,学校安排我到河北鹿泉市部队医院实习,我兴奋得几天没睡好觉,因为军营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虽然实习生无缘那身绿军装,但能天天和那些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的军人相处,我也十分高兴!那年建军节,我迫不及待地报到上班。大清早,老师领着我来到特护病房,看到一位面容憔悴但不失帅气的军人,闭目躺在病床上。见面后,老师又带我到门外轻声交代:“他叫朱光进,二十四岁在一次演习中颈椎粉碎性骨折,造成高位截瘫快三年了,生命期大致只有五年,从今天开始,你负责每天为他腹部造瘘换药和膀胱冲洗。
实习第一天,就接到这么特殊的任务,我的压力真不小。每天护理完,光进除了客气地说声“谢谢"外,就一言不发。任凭我怎么问,他都不愿多说一句话。他常常发呆,活像一个木偶人,有时甚至拒绝进食。我向知情人打听,得知光进入伍后积极上进,什么工作都抢着干,还写得一手好字,被连里选为文书,领导和战友都很喜欢他。但在受伤后,他一直情绪低落、自暴自弃,三年多了,没人能与他沟通,没人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知道情况后,我的心隐隐作痛。看着他那张年轻却毫无生气的脸,我暗下决心,决不能让他一辈子就这样躺在这里,不但要抚平他身体的伤痕,更要抚慰他心灵的伤痛!为打开光进的心结,我开始自学心理学知识,并虚心向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请教,一有空就走进他的病房,不管他愿不愿意,我都对着他问这问那,不管分内分外的事,我都为他做,剪指甲、掏耳朵、做按摩。
一天,两天,三天.....记不得多少个日日夜夜,我终于撬开了他的嘴巴。有一天,我为他剪完指甲他突然将脸正对着我,轻轻地问:“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我一愣,但马上脱口而出:“你是一位铁血军人,我是你的粉丝、你的朋友,我希望你尽快好起来、站起来。”他点点头,第一次露出了笑容,那笑容充满阳光。就这样,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并以兄妹相称。他的心情一天天好起来病情也得到控制,并慢慢有了好转。
可是,好景不长。2003年4月,“非典”袭来,医院要求所有实习生离院,我虽苦苦哀求,也未能留下。光进的情绪变得异常烦躁,甚至拒绝吃药打针,病情又开始恶化,尿道时常堵塞并伴有血尿症状。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眼泪夺眶而出,真想插翅飞回医院。可是医院和学校都不同意我的请求,我只好每天给他写信,鼓励他、安慰他。2003年5月4日,我在信中这样写道:“进哥哥,请不要消沉、不要悲观,你因公负伤,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过不了多久,我会回到你身边的。”7月份毕业典礼结束,我没有回家,也没有告诉父母,而是直奔石家庄火车站去了鹿泉部队医院。那天正好是光进的生日,当我手捧一束洁白无瑕的百合花微笑着出现在病房时,他却哭了,哭得像一个孩子。刹那间,我的直觉告诉我,我爱上他了。
和光进相识相爱,既没有甜言蜜语,更没有花前月下。我深信爱能延续生命,虽然光进没有健康的身躯,但是不能没有完整的爱。
为了方便照顾光进,我在医院附近的餐馆找了一份工作,并在医院对面租了一间房。我的住房和他的病房只有一百多米的距离,我们透过窗户能够相互看到对方。那段日子里,在餐馆,我边打工边学习烧饭做菜;回到住处,我就做好吃的送到医院。对此,他总是心生怜爱、万般不舍。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平淡,但我们都感到很甜蜜、很充实。
快乐的时光一闪而过。2003年底,在光进家人的一再请求下,组织上安排光进回鄱阳老家康复治疗。我提出要护送他回家,但被他父母婉言拒绝了。他妈妈对我说:“你有这份心,我们全家感激不尽!光进遇上你,是前世修来的福分!”我知道,他妈妈为我好,是在宽慰我,是不想让光进拖累我。我只有默默地为他整理行装,默默地送他们上火车。当火车缓缓开动的一刹那,我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头脑一片空白,追着启动的火车跑了很远很远。
光进走后,我回到老家,找到一份工作,生活倒是平静,但天各一方,思念如潮水般袭来,光进的一颦一笑始终在我脑海里回荡。孤独的夜晚总是那么漫长,思念的日子总是那么难熬,我才真正理解“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种牵挂的痛楚。由于对他的健康状况极度担忧,多少次梦里光进离我而去,多少次醒来泪水浸湿枕巾.....离别的日子里,只有鸿雁传书才能一解相思之苦。三百多天我们来往的书信有一百多封,不少信长达十几页,摞起来就有一尺多高。光进常说,捧读我的书信是他最大的快乐和享受!
高位截瘫,小事也成了难事。光进每次回信,都要让家人绑起双手,夹住笔,一笔一画地写;手写不动了,就用嘴咬住笔写。光进的来信大多是报喜藏忧,但每次看到那厚厚的回信上歪歪斜斜的字,我都会躲在被窝里痛哭一场。我知道,每天重复着床上躺着、轮椅上坐着的单调生活,他不可能像信上写的那样快乐。记得2004年11月份,有好几天没有收到光进的来信,我打电话问他妈妈,从他妈妈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话语中,我预感到出了大事。在我的一再哀求下,他妈妈边哭边说,自打回家后,光进心情一直不好,最近病情加重,几次流露出轻生的念头。得知实情,我没有流泪,没有过多的思考,坚定地对他妈妈说:“请阿姨告诉光进,这几天我就到鄱阳去,让他好好等着我。
得知我要去江西,我的父母担忧至极,一百个不愿意。父亲一会儿耐心规劝,一会儿暴跳如雷,母亲整日以泪洗面。他们还动员所有亲戚和一些同学轮番劝阻。但我知道此时的光进,无论是病情,还是心情,最需要的人是我。爱能延续生命,爱能创造奇迹,只有我的爱才能挽救他的生命。我耐心劝慰父母:“光进虽然是一个残疾人,可他是一个有梦想、有责任感、有人情味的军人。这个时候放弃他,就等于放弃他的生命。他虽然没有健康的身躯,但不能没有完整的爱。
凭着一份执着的信念,我的家人和亲朋好友也被感化了。我辞掉在石家庄的工作,辗转反复,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远隔千里的光进老家——鄱阳县鄱阳镇朱家桥村。一年后的重逢,我们紧紧相拥、抱头痛哭,光进的家人和村里人都陪着我俩潜然泪下。我对光进说:“从今往后,有我就有你,生死不相离。
和光进相携相伴,既有诸多不便,更有刻骨之痛。我坚信不管未来的路有多长、有多难,有爱就有希望,有爱就会有奇迹。
到了鄱阳,我就成了光进的家人。但头五年始终没有得到妻子的名分。几次提起婚事,光进坚决不同意,总是说:“医生六年前就断定我活不长久,这你比谁都清楚,我是把每一天都当作人生的最后一天来过的。有你陪在身边,我死而无憾,我不能再剥夺你一生的幸福!”他的父母也苦言谢绝。看着他们那样坚决,我也就不再看重什么名分,只要能照顾好他,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每天早上,我把一百五十多斤的他从床上抱到轮椅上,晚上又将他从轮椅上抱到床上。考虑到他每天坐就是十几个小时,我坚持每天中午让他上床休息两个小时。那时我的体重不到一百斤,好几次因体力不支失去重心,两人一起摔倒在地,每次他都摸着我青肿的胳膊心疼不已。为增强臂力,我买来拉力器坚持锻炼,天长日久,现在我将他抱进抱出已经不再吃力。过去我是一个沾上枕头就能睡着.打雷都吵不醒的人,可自从和他在一起,我却不敢睡得太熟。因为光进睡觉无法翻身,每天深夜我要为他翻身三四次,还要通过腹部膀胱造瘘来排泄尿液,稍不及时就会因发炎而出血漏尿。由于常年躺坐,致使他落下便秘的病根。大便不通时,我一点点帮他抠,直到彻底排除,光进总是觉得于心不忍。为了能让他站起来、走起来,我拜老中医为师,苦学按摩技术,防止他肌肉萎缩。坚持每天早晚两次给他做肢体康复性按摩,一遍下来至少要一个多小时。时间一长,我的手指关节膨胀成畸形。只要天气好,我就推着轮椅陪他散心,村头村尾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有爱就会有奇迹。五年多的不离不弃,五年多的精心照料,光进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在诸多好心人的劝导下,光进终于同意与我结婚。2009年元旦婚礼那天,因光进身体的原因拜不成天地,因远隔前千里的原因缺少了娘家人,就这样我迎来了一个没有拜堂、没有娘家人参加的婚礼。光进饱含热泪、自责不已,而我是那么的满足。2011年1月,女儿哇哇降生,我们拥有了爱的结晶。我的实习指导老师发来贺信,说我们创造了生命奇迹。我也特有成就感,因为那是军人的后代、希望的种子。有了宝贝女儿后,光进一天到晚更乐呵了,精神也越来越好
自从进了光进的家门,我很少回娘家,平时也很少打电话问候父母,因为我要把省下来的路费、电话费,给他买些好药治病疗伤。对此我的父母从来没有怪罪,她们知道光进离不开我,也知道我们的经济状况,逢年过节电话里总是安慰说:“我们身体很好,你们不用挂念。只要你们过得好,我们就放心了。”可就在2012年元旦前夕,我的母亲突发脑梗深度昏迷。接到电话后,我匆匆忙忙赶往石家庄。当我出现在病房时,父亲急切地告诉母亲,女儿回来了!母亲艰难地睁开双眼,眼里充满了期盼。可还没等我叫声娘,老人便闭上了双眼,安静地走了。遗体送别那天,任凭我如何努力,就是站不起来。我愧疚至极,长跪在地,接受亲朋好友的安慰。料理完母亲的后事,我匆匆回到鄱阳,光进才知道我的母亲已然离世。他特意让我烧了一条鱼,点了一灶香,自己喝下十年来的第一杯酒,面对北方颤抖地说:“妈妈,女婿不孝,没能去看您,就请吃一回鄱阳湖的鱼吧。”然后抱着我痛哭不止。
这么多年来,我就是这样与光进相知相爱、相濡以沫、相携相伴的。虽然什么样的话我都听过,什么样的苦我都尝过,在没有人的角落我曾放声大哭,在睡不着的夜晚我曾流过整夜的泪,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组织上也给了我莫大的关怀。我不但取得了执业医师资格,前不久更是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请领导和同志们相信,未来的路不管有多长.有多难,我都要以爱的温暖、家的温馨去照顾好光进残缺的身躯,抚平光进心中的创伤,与光进钟爱一生、相伴永远。
主会场、分会场爆发出经久而热烈的掌声。
我紧握着张秀桃的手,由衷地表示敬佩和感谢,对她说:“秀桃,你用一生来照顾我们的伤残军人,这是至真、至善、至美的胸怀。我们省军区各级部队就是你的“娘家’全体官兵就是你的“亲人’。有什么事情,你随时来找我们,因为照顾你就是照顾我们的战友。
“建军节”前夕,我又专程去鄱阳看望张秀桃夫妇,询问家庭状况,探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代表家人送上了慰问金。2013年退休前,我放心不下,特别给她去电话叮嘱,有困难找组织,必要时也可以找我协调。张秀桃表示,她会时刻警醒自己,一定会坚守诺言,照顾好丈夫,照看好家庭。后来,她从没有打电话向我诉说过困难,倒是在每次获得新的荣誉后,都会第一时间向我报喜。她还被表彰为全国“三八红旗手”“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的省市县级奖项更是难计其数,其家庭还荣获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2015年2月11日,张秀桃在北京参加全国军民迎新春茶话会。当她得知将与习近平总书记同桌而坐时,激动得打电话告诉了我。我对她说:太了不起了,真为你感到开心和激动,这都是你艰辛付出所应得的回报,要好好珍惜!
张秀桃夫妇很懂得感恩,知道我生病动了手术,就一直惦记着来杭州看我,但因当时女儿太小,朱光进又需要照顾,所以迟迟没能如愿。直到2015年6月女儿放暑假,张秀桃才利用机会,一个人自驾,带着一家三口,歇歇停停,十个多小时才到杭州。他们怕给我添麻烦,出发前并没有告诉我行程,自己在杭州酒店住下来后才打电话给我。我原计划第二天独自去西藏的,赶紧不作声把机票改签了。
他们是第一次来杭州,非常不容易。为了让她们一家人吃住方便,玩得开心,我重新给他们安排了酒店,并尽可能把吃、住、行都安排妥当,以减轻张秀桃身上的担子在我和我家人的挽留下,张秀桃一家在杭州待了三天。天遂人愿,风和日丽,气清月朗,尽管有诸多不便,但一家人游遍了“天堂”美景:梦幻西子湖、神奇雷峰塔、禅意灵隐寺,还有吴山、河坊街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作者简介:
陶正明,湖北省大悟县人,少将军衔。1972年12月入伍,曾经在第一集团军、第十二集团军和浙江军区工作,参加了中越边境作战。退休前任中共江西省委常委、江西省军区政委。出版图书《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把心揉进红土地》《我和我的战友》和《老陶天天大白话》等,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