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好声音

下载

播放量:11888

2022-06-01

五月五,到端午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端午”是仲夏的开端,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不吉之日即恶日,天气燥热,虫蛇繁殖。于是人们插菖蒲、艾叶,

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用最隆重最热烈的方式,来避开五毒,驱邪禳灾。先祖用他们的智慧,庇佑着后世子孙一世安宁!


端午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从古至今,在各民族中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一个比一个精彩,皆体现了独特的民俗风情。

1.赛龙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追思他。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追到洞庭湖也不见踪迹。这也是借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以免鱼吃屈原的身体。

2.吃粽子。粽子又称角黍和筒粽,是端午节必吃的一种食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花色品种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并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个国家。

3.喝雄黄酒。在端午时节及节后,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容易萌发。古人认为,人生百病,多因病菌经口鼻吸入导致。在长期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人们发现喝雄黄酒能够解毒清热,为此端午节喝雄黄酒就盛行开来。古语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民间会在此日将蒲根切细、晒干,拌上少许雄黄,浸入白酒,也有单独用雄黄浸酒的,故名“雄黄酒”。

4.挂艾草或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到来时,气温上升,是疾病的高发期。这时,人们会利用艾草或菖蒲的特殊香味和功能,在家门口挂几株,以用来驱虫、防蚊。除了以其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有的还会制成各种形状佩戴,来达到目的。

5.佩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等香料,外包以丝布,再用五色丝线编成各种形状,结成一串,清香四溢,玲珑可爱,既是装饰也可驱逐蚊虫,深得孩子们的喜欢。

端午是个美好的节日,有粽子、艾草的清香,有龙舟竞渡的欢腾,有屈原的故事,有五色线、长命缕的祝愿…让我们在这个传统节日里,追思过去,展望未来。

推荐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