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中原地区还保留着小满日赶集的传统,称为“小满会”。小满当日或错后一两日的集市,热闹喧天,仿佛是庄稼人的“嘉年华”。对于乡村孩童来说,可以在“小满会”的集市中疯跑、闲逛、看热闹,还可以缠着大人买玩具和小吃。火烧、油条、花米团、水煎包、胡辣汤、糖葫芦……那些小吃摊儿,是孩子们关于“小满会”的童年记忆。大人们眼看就要卖力气收麦子了,也正好趁着“小满会”打打牙祭、解解馋。“小满会”是乡情乡味的大卖场。有种子,有农具,有牲口,也有即将派上用场的消夏用品。规模大一点的“小满会”,还搭戏台、请戏班,可以热热闹闹看大戏。“小满会”似乎是麦收之际的一次“战前”总动员。
木耙、镰刀、篮筐、簸箕、麻绳、草帽、卷席……有的是割麦子时用的,有的是捆麦子时用的,有的是囤麦子时用的。当然,现在大型收割机陆续取代了传统的麦收农具,“小满会”也逐渐失去了置办农具、备战麦收的功能性,但它依然是一方水土的节气习俗。小满,节气之名,写照着人们对于籽粒的那份殷切。“小满谷,当年福。”以五谷为养,便以作物的籽满粒足为满足。这既是一时物候,也是一种心态,清丽而静,和润而远。“小满暖洋洋,不热也不凉。”麦已小熟,天未大热,乐享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