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好声音

下载
地名与人物 | 绍兴·诸暨·王冕
2020-07-22 09:39:14

地名故事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诸暨枫桥亭村人,被中国名著《儒林外史》推崇为第一人。诗书、篆刻一代宗师。工墨梅,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亦擅治印,是最早用花乳石刻印的篆刻家,被沙孟海誉为“治印专门家”,其诗多描写隐逸生活,反映民间疾苦和社会矛盾,语言质朴清闲,有《竹斋集》问世。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是王冕题于《墨梅图》上的诗,画作为纸本水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冕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他画的梅简洁洒脱,别具一格。无论是盛开的花朵还是待放的花苞,都显得格外清阔洒脱,生气盎然;其笔力挺劲加上独特勾花技法,虽不着色,却能把梅花含笑迎枝的姿态生动地刻画出来。加上作者这首七言题画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孤傲高洁的思想感情,使这幅画成为传世名作。


牧牛夜读


    朱彝尊(1629年—1709年,清代词人、学者,浙江嘉兴秀水人),曾作《王冕传》,而第一个为王冕作传的是明朝诗人宋濂(1310年—1381年,浙江金华人),小王冕23岁,他撰写的《王冕传》,也为我们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王冕出生农家,7、8岁时,父亲让他去放牛,而王冕常常偷偷地进入学校,听学生们读书,并默记于心,常将牛遗忘于田野或糟蹋了邻家的作物,于是常被父亲鞭打。后在母亲的支持下,夜晚住于庙中,安坐于佛像膝盖上,以长明灯映书诵读,通宵达旦,此事感动了他的老师韩性(1266年——1341年,祖籍河南安阳,元代大儒,以讲学为业),破格将王冕录为弟子,授以《春秋》,王冕也很快成为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年轻时曾热衷功名,还研究过兵法,学习过击剑,以诸葛亮等人为偶像,放言“我愿扫开万里云,日月光明天尺五”,但在科举之路上屡试不第,于是把为科举准备的所有文章付之一炬,誓与仕途决裂。感叹道“此童子羞为者,吾可以溺是者”!


游历天下


    王冕先后两次远游,可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338年春,游历南方,经杭州、苏州,远至江西庐山、湖南岳麓,直达湖南汩罗江,凭吊屈原,历时一年半;第二次游北方是1341年秋,乘运河船北上,经嘉兴、松江、镇江、南京,径直向北 ,信心满满:“江南古客无寸田,半尺破砚输租钱”,以作画为谋生手段。经徐州、济州至河北冀州,继而入大都(今北京 ) ,在居庸关古北口登长城。一路走来,深感元朝社会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人民苦难,预感元朝统治者气数将尽:黄河将北流,天下且大乱。


     

《南枝春早图》部分 


    在即将南归时,闻悉杭州好友卢生死于滦阳(今河北迁安),三个孩子无人抚养,立即奔赴迁安,埋葬好友,带了三个遗孤回南方,交于卢生父母。


    北游之时,生活窘迫,却始终不愿为权贵作画,在《南枝春早图》上题这样一首诗:


和靖门前雪作堆,  多年积得满身苔。

疏花个个团冰雪,  羌笛吹他不下来。


隐居九里


    元至正八年(1348),王冕携妻挈子,隐居诸暨枫桥九里山(煮石山),结庐之处 “树千树,桃李居其半”,将屋舍定为“梅花屋” ,自号“梅花屋主” 。


    王冕在《白梅》图上题诗:  


冰雪林中着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来,     散作乾坤万里香。



    王冕十分崇拜北宋隐逸诗人林逋( 967——1028),人称和靖先生,结庐杭州西湖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善绘画、诗歌、书法。元蒙入主中原时,驻守江南的杨琏真如,为求钱财,挖掘和靖墓,只挖得一条白玉簪。王冕听闻此事,深为震动,写下“生前不系黄金带,身后空馀白玉簪”。王冕模拟《楚辞图》 中的屈原打扮,自制屈原式高帽,身着一件宽松衣裳,乘牛车,执鞭子,载着母亲,唱着山歌,从村里穿行,淡然面对戏笑的孩子们。  


    王冕的另一位老师是同村人叫王艮,素来器重王冕的人格与才艺。王冕隐居时,王艮已官居浙江检报。一日,王冕穿一双破草鞋,去看望老师,王艮一见,只是摇头,力劝王冕为官。王冕笑而不语,放下老师送的一双新鞋,告辞而去。


    1359年,朱元璋手下大将胡大海,屯兵九里山,村人奔逃,王冕岿然不动,当胡大海求教方略时,王冕已病。王冕对胡大海说,“将军倘以仁义服人,谁人不服,倘以刀枪服人,谁人能服?万不可殊杀父老”,没过几天,王冕溘然长辞。


    王冕一生爱梅、植梅、画梅,无论画格、诗格、人格,堪称一流。


    王冕留世画作仅存十余幅:《墨梅图》(元代纸本,墨设色,纵68公分,横26公分 ), 藏上海博物馆;《南枝春早图》立轴,绢本墨笔,纵 151 公分,横52 .2 公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墨梅图》(卷纸本墨笔,纵30.8公分,横92.3公分),藏上海博物馆;流于日本、美国多幅。


地名延伸


    以画梅见长的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晚年隐居会稽,自筑“梅花屋”,种粟养鱼,以清贫生活了其余生。而今他隐居之处被确认在诸暨枫桥九里山。



    在热心文化人士的努力下,这里“复制”了当年王冕隐居时的草房、洗砚池、白云庵、梅树……重现王冕的隐居生活。


本文作者:华玲



阅读 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