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之不易的宝宝
孕期却风波骤起
38岁的徐女士身患“干燥综合征”,历经千辛万苦才怀上宝宝。“那时候,我生活在外地。怀孕初期,每天要吃好几种药(强的松、羟氯喹、环孢素等),还得在肚皮上扎低分子肝素,恶心呕吐……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到处跑,那叫一个累啊!所以,坚持到怀孕12周,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也记不清当时问了哪位医生,太多了,反正就是停药了。”
可是,平静很快就被打破了。到了孕16周,产检发现宝宝心跳变慢了,只有110次/分(正常胎儿心率是110~160次/分)。到了孕17周多,心跳更慢了,降到95~101次/分。徐女士的心,也跟着揪紧了,但当时并没有特别处理。
警报升级!
宝宝的心跳越来越慢
到了孕19周多,情况突然急转直下!“大大小小的医院跑遍,市内市外,到处求医,但医生多半都或委婉或直接地建议我放弃,可是我不甘心。后来,有位朋友建议我去杭州邵逸夫医院看看,我就立马过来了。”徐女士回忆。“当时情况的确不容乐观,但她继续妊娠的意愿非常强烈。继续劝说反而让她徘徊在危险的边缘,倒不如陪着她奋力一搏。”邵逸夫医院妇产科杨翠玉医生回忆道。
当时胎儿情况危急,请示产科负责人梁峰冰主任分析胎儿超声心动图,不考虑干燥综合征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胎心率徘徊在80~100次/分,胎儿大小与孕周相符,目前没有胎儿水肿等心衰表现,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频谱没有提示胎儿宫内窘迫,可以继续妊娠。请心内科、超声科、新生儿科、风湿免疫科等进行多学科讨论,排除了长Q-T综合症,考虑胎儿为单纯窦性心动过缓,继续地塞米松、羟氯喹、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同时严密监测胎心胎动变化。
情况几度危急!接下来几周,像坐过山车。孕28周,心脏略有增大,功能评分有好转。到了孕34周,小徐回当地检查,结果更让人揪心:宝宝心动过缓、心脏增大、心肌增厚、心包积液……医生建议她住院加药治疗,但出于种种原因,小徐选择了拒绝。
生死时速!
40次心跳,紧急剖宫产
回家后没几天,徐女士在家监测胎心时,惊恐地发现宝宝的心跳竟然掉到了40~50次/分!这几乎是在生死边缘徘徊!她立刻冲回邵逸夫医院急诊。急诊B超显示胎心只有76~84次/分,随时有生命危险!
刻不容缓!产科团队当机立断,启动紧急剖宫产,孕34周+5天,一个体重仅1740克的早产宝宝,带着微弱但顽强的心跳,来到了这个世界。
在NICU住院期间宝宝的心率波动于85~110次/分,心包积液渐渐消失了,病情日趋好转。
而今,宝宝满周岁了,心跳也是稳稳的!
回想起整个孕期,饱含了抉择、泪水与不放弃的信念,徐女士夫妻百感交集。从最初的欣喜,到发现胎儿心律失常的忧虑,再到“要不要加药?”“孩子还能不能保住?”“要不要放弃?”的痛苦抉择……他们辗转杭州、当地多家大医院,多数医生考虑到宝宝预后可能不好,建议他们放弃。
专家科普
胎儿心跳慢,千万别大意!
邵逸夫医院产科专家提醒:
●胎儿心律失常不少见
大约1%~2%的孕妈妈会遇到,最常见的是“早搏”,通常问题不大。但像徐女士宝宝这种持续性心动过缓(<110次/分),尤其低于100次/分,必须高度重视!
●病因复杂
可能是心脏结构问题、遗传性长QT综合征,或者像徐女士这样,由妈妈自身免疫疾病(如干燥综合征)产生的抗体攻击了宝宝心脏传导系统引起的。
●治疗关键在于尽早
对于免疫因素引起的心动过缓,早期使用激素(如地塞米松)是重要的治疗手段,目的是减轻对宝宝心脏的损伤。
●个体化方案与密切监测
治疗方案和监测频率需要根据孕周、宝宝病情变化、有无并发症等量身定制。医生、孕妈妈和家庭需要充分沟通,共同决策。
●重要提醒
孕前保健很重要!尤其有自身免疫疾病的女性,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计划怀孕。我们无惧挑战,却并不建议您来挑战生死时速,我们喜欢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游刃有余,更希望您能平安顺遂。
孕期用药别擅自停!徐女士孕早期停药,可能是造成胎儿疾病进展的重要诱因。任何用药调整,必须咨询专业医生!
来源丨邵逸夫医院 生殖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