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既是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也是春季养生的重要节点。此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阳气逐渐升发,气温总体呈回暖趋势。然而,这一时期天气变化较为频繁,寒热交替明显,雨水也开始增多,空气中的湿气逐渐加重。那么,在这一天都哪些养生之道呢?
养生指南
夜卧早起
清明宜“夜卧早起”,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早晨6点左右起床,顺应阳气生发。赖床易致内火上升,引发头晕、咽干等不适。早晨起床后,沿大腿外侧(裤缝线)自上而下拍打胆经。胆经是人体重要的经络之一,拍打胆经可以刺激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疏肝利胆的作用。
柔肝健脾
清明时节应多吃清补“柔肝”的新鲜食物,如荠菜、山药、银耳、大枣等。因清明雨水多湿气较重,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如萝卜、芋头等。特别要注意的是,要慎吃“生发”的食物。
动静相宜
清明踏青不仅是传统习俗,更是绝佳的养生方式。登山、散步等户外活动可舒展筋骨,促进气血循环,缓解春季肝郁。注意量力而行,以微微汗出为度。特别注意过敏体质者踏青需佩戴口罩,避免花粉、柳絮引发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