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好声音

下载
禅韵古宗|圣果寺
2025-02-11 11:41:09

华语之声

从古老的深山古刹到繁华都市中的幽静寺院,每一座寺庙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它们不仅是信徒们虔诚礼拜的圣地,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接下来的“禅韵古宗”栏目,我们将一一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带您了解每一座寺庙背后的历史故事与传说,领略其独特的建筑之美、艺术之韵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圣果寺既是著名的古刹,又是南宋禁苑,创建于唐乾宁年间(894~898),由文喜禅师初创,而后经历了履毁履建的千年沧桑。

五代吴越时,吴越国王钱鏐在石壁上镌刻“西方三圣”及十八罗汉,北宋初期改名为胜果寺。南宋在杭建都后,将圣果寺改为殿司衙。一直到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寺院彻底被毁,明洪武年间(1368~1398)又重新修建。1958年寺院被拆毁,僧侣遣散,仅存遗址。

圣果寺遗址有三佛石。“三佛”即西方三圣,分别为弥陀、观音、大势至,三佛都以全跏趺式端坐于莲座上,高约10米,是杭州现存最大的佛像。佛像大部已毁,残存的石像上有多处榫卯之间拼接用的方型空洞。据此推测,三佛石上原来盖有殿宇,造像本身也可能是石胎泥身,从残存的衣饰帛带以及须弥座上仍可以看出线条流畅、雕刻精美的纹饰。

三佛石下坎岩壁上雕有十八尊罗汉,由于历史原因和文革时期的破坏,罗汉像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幸运的是离地面较高的一个罗汉像保存完好,尚可以看出衣褶飘举的线条感。

圣果寺遗址内有多处文物古迹,周围的岩壁上有宋高宗赵构手书 “忠实”、宋人王大通所题“凤山”等摩崖石刻,以及鹿池、凤凰池、通明洞、郭公泉、白玉宫墙、隐岩、香象、潜龙潭等多处历史遗存。

在“三佛石”的西南有一处著名的赏月胜地——月岩。《七修类稿》有记载:凤凰山有石如片云,拨地高数丈,将巅有一窍,径尺馀,名曰“月岩”。月岩兀自突立,挺拔峻秀,及至岩顶处有一个大可及盘的圆洞。每到中秋月夜,清朗的月光可穿圆洞而过,在岩顶上幻化成又一轮明月,与天上的明月相对成双,而穿过岩壁的中秋月光,又会映照到地面的水池里,这时天上、岩上、水中各现一轮明月,景色奇佳。据史书记载,凤凰山上的“月岩望月”以奇趣取胜,是南宋御苑一景,历史上与平湖秋月、三潭映月并称为杭城三大赏月胜地。文人雅士常来此游憩、觞咏,成为一景,如今,月岩周围的岩壁还留有多处摩崖题刻,如“高大光明”、“光影中天”等。

阅读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