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天
大部分“打工人”都已经
结束春节假期正式返工
此时在工作岗位上的你
是不是还在怀念
和家人团聚、吃吃喝喝的
假期时光?
相关病历
杭州的张先生(化名)也是如此。他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在一家上市公司担任项目主管。尽管已经是职场上独当一面的管理层,他在春节长假结束后,也感到失眠、情绪低落、紧张烦躁、多思多虑、疲惫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无法正常工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蔡利强副主任医师表示,张先生的表现符合“节后综合征”的典型表现。长假期间,他的作息不规律,饮食和睡眠习惯被打乱,导致身体和情绪在节后难以快速调整。此外,从轻松的假期状态突然回到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心理上产生了不适应。
在经历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春节长假后,许多人却发现自己难以重新回到工作或学习状态,并且伴随一系列心理和身体的不适症状,如:
●心情不爽:在高度兴奋、热闹的假期后,面对即将开始的繁重工作和紧张的生活节奏,心理上容易产生落差,出现焦虑、烦躁、郁闷等。
●睡眠节律紊乱:长假玩乐过度,熬夜、通宵等作息紊乱导致失眠或睡眠质量下降;身体缺乏休息,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出现日夜颠倒。
●疲劳乏力:春节长假期间,作息不规律、活动过多或活动过少,容易导致身体疲惫。
●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上班或学习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难以快速进入工作或学习状态,效率低下。
●胃肠功能紊乱:假期饮食不规律,可能引发消化不良或食欲减退、胃痛、肠易激综合征、恶心等。
●各种躯体疼痛不适:假期长时间刷手机,不仅会过度依赖手机,还会因长期低头或久坐引发头疼、颈痛、腰背痛、关节痛等不适。
那么,“打工人”应该如何调整心身
尽快适应工作或学习呢?
蔡利强医生为大家介绍了几个实用的方法,保证让你满血复活!
●调整作息:提前恢复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可以试试失眠刺激调控方法:
只有在有睡意时才上床。
如果卧床20分钟仍不能入睡,应立刻起床离开卧室;可从事一些简单的活动,等有睡意时再返回卧室睡觉。
不要在床上进行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如进食、刷手机、看电视、听收音机或思考复杂的问题。
不管前一晚睡多长时间,保持规律的起床时间。
●合理饮食:春节期间进食过多,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胃胀难受的情况,此时应减少油腻食物,增加清淡、营养均衡的饮食,多吃一些含有膳食纤维的水果、杂粮和蔬菜,比如大餐后吃些柚子,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利于润肠通便。
●适量的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增强身体耐力等。如慢跑、瑜伽等。也可以进行一些冥想、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活动达到心身放松。
●合理制定工作计划: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积极作出相应的调整,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逐步安排工作任务,避免过度压力。
●心理调适:工作后产生的紧张、烦躁、情绪低落等不良情绪,应积极进行心理调适。可以通过与亲朋好友交流、参加户外活动、进行深呼吸练习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焦虑情绪。同时,给自己设定一些短期目标,逐步增加工作量和压力,让心理逐渐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寻求专业帮助:经过上述应对策略的调整,大多数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如果上述症状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可以咨询精神心理医生、睡眠医学专家等,及时进行心理及身体评估,并根据医生的指导下开展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