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好声音

下载
健康研究所丨立春至,顺时而养
2025-02-03 18:44:38

华语之声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应顺应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化,给予适当的调养。

那么在这个时节,如何养生呢?

1、晚睡早起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春季养生在起居方面提倡“夜卧早起”,因为过多的睡眠会阻碍人体气机的升发,此时可以稍微晚一点上床睡觉,但也要适度,尽量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到了早晨,则可以比冬季起得早一些,并适度晨练,散步慢跑,皆有利于阳气升发,带来朝气蓬勃的美好一天。

2、注意保暖

立春后的气温变化仍较大,忽冷忽热,空气干燥,总体来看,气温仍处在较低水平。俗话说:“春不减衣,秋不戴帽”。此时人体阳气开始向外宣发,皮肤毛孔舒张开放,最易感受风寒,过早地脱掉冬衣,就会导致毛孔闭合,机体气血无法向外宣散,若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3、少酸加辛

中医认为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疏泄,因此立春饮食应少吃酸性食物,多吃辛甘发散之品,如香菜、韭菜、洋葱等。此外,护肝养脾同样重要,可选择大枣、山药等味甘养脾之品做成大枣粥、山药粥食用。

4、运动宜缓

立春后,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外出活动筋骨、呼吸新鲜空气的老年人也会增多。老年人此时运动,宜缓不宜急。慢步行是顺应此时气候变化特点的有效保健方式之一。慢步走时,手臂自然摆动,手脚合拍,能让全身放松,呼吸和谐。老年人不必拘于散步时长和步数,应根据自身体力和身体感受量力而行。活动时以劳而不倦、略微出汗为最佳效果,避免大汗淋漓,以免耗气伤阳。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保健功法也是适宜的锻炼选择。


阅读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