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好声音

下载
世界读书日|书香致远,阅无止境
2023-04-23 10:14:46

华语之声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由西班牙转交方案给了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设立世界读书日源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节日期间会赠送玫瑰和图书给亲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巧合的是,1616年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和秘鲁作家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的辞世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这个日期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由此相沿成习,如今每到这一天,书籍减价10%,玫瑰花的价格则陡然上涨。世界读书日就来源于此。

如何有效读书?

一、开始阅读之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随着年纪的增长,愈加难以静下心来看书,总是看几页就分心了。而看书的节奏,便被彻底打乱了。如果阅读的介质是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受到的干扰和诱惑便更大,连读一本书也变成了碎片化阅读。碎片化的阅读并不能取代真正意义上的传统阅读,效率和收获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在正式看一本著作之前,还是应当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处于一个安定、平静、可以耐心长时间专注的状态,再开始阅读。如果对于做到这一点有困难,可以尝试去到图书馆,或者大学的自习教室看书,当周围大家都在静心看书时,同样会影响到你的心境。如果因为心事重重而根本无法安心阅读,那么就先解决困扰你的麻烦,等到心态安定了,再开启书页。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循序渐进地阅读

每一本书的内容,都有着与之匹配的背景知识和阅读基础,如果对这些不够熟悉,就应该去寻找浅显的同类书籍作为铺垫。如果一本书的交叉内容太多,就应该先把这些内容对应的基础读物通读之后,再去阅读那种建立在其上的交叉型内容读物。否则,那些缺漏的信息点就会对阅读造成巨大的障碍。有了深厚的知识储备,再去读文化、经济、政治等内容,包括一些理工科的内容,都会变得更加容易,这就是循序渐进的读所带来的好处。

  三、不要求速度,精读才能真正掌握一本书的内容

对于通俗小说、抒情散文或者是网文之类作为消遣的阅读,快速地通读不是问题。但是对于那些信息量巨大,条理清晰,接近学术作品的经典,想要真正看明白,就需要精读,甚至需要查资料、做笔记。否则,就会变成“好读书,却不求甚解”的囫囵吞枣型阅读者。当大量阅读之后,一个相对陌生的词汇在一本书的不同地方,或者在不同的几本书中都出现后,你就会对其产生很深的印象,并且转化为自己知识储备的一部分,这也是记忆曲线的作用所在。

四、开卷有益,不要过分强调读书的目的

每个人的一生,如果能够保持阅读的习惯,无疑是大有裨益。但是有些人为了追求快速自我提升,读书的目的性过强,这也不是什么好事情。过于强调读书的功利主义,就会陷入难以辨别书中内容正确性的状态,说不好听的,就是“中了魔”。即便是读书,也不能忘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道理。我们用今天的目光去审视很多前人的作品,有失偏颇的地方也不少,可是功利性质的阅读,往往为了追求效果和速度,就忽视了这些。所以,读书要选择看什么书,更要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不要只盯着某个类型,或者某个领域的书不放。开放性的思维,需要开放性的读。

阅读 5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