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座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做好卫生工作原来如此重要!
上城区的小营·江南红巷,不仅是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没有人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先进理念的发源地之一。本期的周末社科微谈,让我们一同走近位于小营巷的全国首个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


2020年3月20日,全国爱卫办、中央文明办、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联合开展以“防疫有我,爱卫同行”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活动,印发《关于开展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 为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营造良好环境的通知》,并向全社会发出《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倡议书》。全国各地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效改善了环境卫生状况,为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奠定坚实基础。
爱国卫生运动兴起于1952年,在历史上曾为防控霍乱、鼠疫、天花、血吸虫病以及SARS等传染病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被世卫组织誉为 “中国的国宝”。
从1952年1月开始,美国侵略者秘密地在朝鲜北部和我国东北、青岛等地撒布大量带有鼠疫、霍乱、伤寒和其他传染病的动物和昆虫,企图以细菌战制造疫区,削弱中朝军民的战斗力。一时间,鼠疫、霍乱、伤寒等10余种传染病在我国东北、青岛和朝鲜肆虐。
在党中央和政务院的号召下,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迅速掀起了以反对美国细菌战为中心的人民防疫运动。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消灭传播鼠疫、霍乱、伤寒等传染病的病媒害虫。由于这场人民防疫运动是为了粉碎美国的细菌战而发动,是保卫祖国的一项政治任务,所以它被人民群众称为爱国卫生运动,并很快得到了党中央的认同。
来源:档案春秋(肖爱树)

新落成的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杭州网)
全国首个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坐落于杭州市上城区小营公园26号,建筑面积近300平方米。2017年5月10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正式举行揭牌开馆仪式。
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分爱国卫生伟大创举、爱国卫生运动的发展与创新、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化和创新、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和保护四部分,用实物、历史资料等向参观者展示从1952年以来中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历程。
馆内藏着一些现在可能已经不太能看到的“神奇”卫生工具,比如在其中一个橱窗里摆着一支像阿拉伯数字“7”的工具,那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铁质灭蚊器,据说把药物放在拐角处,扳平后从口子窄的一端吹,就能起到灭蚊作用。
馆内的所有藏品都是市爱卫办工作人员从全国20多个省市,搜寻、挖掘回来的“宝贝”。
来源:小营巷社区

馆内藏品(杭州网)

充满时代感的宣传画(杭州网)
为什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要放在小营巷?这还要从毛泽东主席1958年到小营巷检查卫生工作说起。

1958年1月29日《人民日报》伊心恬报道小营巷
1958年,全国正在推行消灭“四害”的卫生运动,在杭州的毛主席临时提出要看看杭州市的卫生,听当时的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吴宪介绍小营巷的卫生搞得最好,于是就到了小营巷。

时任小营巷居委会卫生委员的程瑜(右1)陪同毛主席视察卫生

杭州市小营巷居民把巷子扫得干干净净(档案春秋)
毛主席到小营巷后,先后走进了42号、56号、61号三座墙门,到居民家里视察卫生,还跟居民聊天,询问生活、工作、学习情况等。

56号姜晓莺家

42号胡澄章家

61号游静芝家
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的事情,让小营巷群众性爱国卫生工作在全国闻名,也激发了小营巷居民对爱国卫生运动的支持和热情。小营巷曾因为卫生工作做得好,前后四次(1959年、1961年、1987年、1991年)被命名为全国卫生先进单位,并获得过200多个相关国家、省市荣誉,在201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了“健康社区”称号。
来源:小营巷社区
2003年,习近平同志(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在毛主席视察小营巷45周年之际亲临小营巷查看爱国卫生工作。2008年小营巷社区开始了建设“健康社区试验田”的尝试,成为健康杭州建设首批健康单位。
从“除四害、减少疾病、提振精神”到“五讲四美三热爱、全面整治脏乱差”,60年来小营巷社区紧跟时代需求,不断深化爱卫内涵,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推进健康产业发展,全面打造居民品质生活,“爱卫精神”在小营巷传承发扬。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宋唯岚 摄)
目前,社区内建有两个主题纪念馆,一是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二是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同时,小营巷还建有专门为居民体验互动的红巷生活馆,面积达5000余方,其中容纳了30余项居民需要和喜爱的健康生活功能,既有养老院、老年食堂、工疗站等民生保障配套,还有浙医二院心情驿站、彩虹鱼康复护理站、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等专业的健康服务,深受居民欢迎。
来源:小营巷社区
地名延伸
小营巷——“江南第一名巷”
小营巷,位于杭州市上城区东北角,东起直大方伯中段,西至马市街中段,坊巷长223米,宽3.2米。

来源:小营巷社区
据《杭州市志》记载,小营巷在南宋时曾为朝廷禁卫军小营部队驻扎,故称“小营巷”。又据记载,清朝时太平军二次攻克杭州后,太平军主将听王陈炳文在此设指挥部,因为太平军营地而得名。
1958年1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临小营巷视察卫生工作,使小营巷蜚声中外,被称为“江南第一名巷”。
来源:上城发布
责编:张佳瑶
总编:徐忠友
往期精彩
地名文化频道由浙江省区划地名学会、浙江省之江区划地名研究院主办
-
阿敏《可是你在哪里》阿敏新单《可是你在哪里》上线, 置身诺大的城市如同只身在海心的孤岛, 而在漫长的静寂里,我的生活与未来中什么时候才会与你不期而遇,或是不遇而期。 从黎明邂逅的亲密,到黄昏重逢的欣喜,听花的告白,闻叶的呼吸,你携我走过四季,我陪你相伴朝夕。 可是你在哪里,会不会下一个遇到的就是你,多希望下一个遇到的就是你。
-
忠山说法:《民法典》第一编 总则李忠山律师,杭州市律师协会商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杭州电台律师团成员、华语之声FM广播特邀法律主持人
-
阿来来了8月9日,盛夏的杭州,阿来要来了,他从藏地来,带着《云中记》而来。 阿来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他的《尘埃落定》,曾经迷倒大江南北的读者们。 “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呼唤。”这是《尘埃落定》的开头,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我们开始认识一位神秘、独特、充满诗性的作家——“阿来”。随着这部如雷贯耳的作品,阿来这个名字,也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也就此“尘埃落定”。 在阿来的笔下,万物有灵,万物皆有生命,生命之美,绽放神性之光;他以深邃而厚重的笔触,写出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由神性的向往,一种对生活对人类的反思和对大自然的亲近,以文字塑造一个“阿来的世界”,给我们带来沉思后的心灵沉静。 作为茅盾文学奖最年轻得主,阿来在《尘埃落定》后的二十年间,相继推出了《空山》《格萨尔王》《瞻对》《蘑菇圈》《云中记》等艺术上不断创新的作品。 《云中记》的最后,阿来写下了这两行字: “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动笔。 ”2018年国庆假期完稿。” 一本被视为“安魂曲”的书,就像一块静静伫立的纪念碑。纪念碑刻不下28万字,但可以刻下以上的两行字。 十年。这世界变化快,沧海桑田,有些东西停留了,有些东西不曾停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每个人都要往前走,面对新的世界,面对新的命运。那种人们称之为使命感的东西,对于早已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家阿来来说,又是什么? 离地震那年,一晃已经12年了。有人问:地震那年你多大?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处理与死亡、与自然的关系?这个问题,阿来想了十年。《云中记》,能否给出一个答案? 8月9日下午3点,钱报读书会邀请来著名作家阿来,在杭州纯真年代书吧(西湖景区北山街32号保俶塔前山路8号)来聊聊从藏地到江南,从云中到地面的那些事。 阿来,来了,你,来吗?
-
生活放大镜《生活放大镜》 给耳朵一场有料的旅行
-
2020年华语之声主持天团祝您新年快乐!2020年,华语之声的主持人们为您送来新春的祝福,祝福您鼠年大吉!新春快乐!
-
段铁朗读——章锦水诗歌作品集段铁朗读 章锦水诗歌作品集
-
全科医生胡冰霜的医学手记6月22日下午,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后、四川大学心理学教授、华西医院精神科医生胡冰霜携新书《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来杭,做主题为“从史怀哲到艺术治疗”的新书分享会。分享会后,满怀仁心的资深医者胡冰霜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生死观。
-
红十字会”人间有爱“专题节目
-
《致青春》VOL2:新锐作家溺紫的肆意青春
-
杭州市组织开展全国爱牙日系列宣传活动